共入闻韶径,遥登寡过堂。
风烟环武水,名胜带皇冈。
礼乐乡闾洽,文章草木光。
会当修郡志,吾欲撰循良。
共入闻韶径,遥登寡过堂。
风烟环武水,名胜带皇冈。
礼乐乡闾洽,文章草木光。
会当修郡志,吾欲撰循良。
此诗描绘了颖江书院的壮丽景色与深厚文化氛围。首句“共入闻韶径,遥登寡过堂”以“闻韶径”和“寡过堂”点出书院之名,暗含对古代圣贤之学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预示着读者将踏入知识与道德修养的殿堂。接着,“风烟环武水,名胜带皇冈”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书院周边自然景观的秀丽与雄伟,武水环绕,名胜相伴,皇冈之上,风光旖旎,展现了书院所在之地的地理优势与环境之美。
“礼乐乡闾洽,文章草木光”则进一步揭示了书院的文化内涵与教育理念。礼乐相融,乡间和谐,文采斐然,草木亦显灵光,形象地表现了书院不仅注重学术研究,更强调道德教化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子在学习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与社会的责任。
最后,“会当修郡志,吾欲撰循良”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历史文化的重视与传承的决心。他希望将来能够编纂地方志书,记录并颂扬那些遵循正道、德行优良的人物事迹,以此激励后人,弘扬正气,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颖江书院作为文化教育中心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在传承历史、弘扬道德、启迪智慧方面的重要作用。
虞山摴西城,尚湖绕其趾。
青屏照玉镜,屈摺十八里。
传闻汉真人,丹成飞入水。
到今水不腥,鱼鳖长而美。
往年山中人,夜半忽惊起。
神锋闪烈电,烁烁光不已。
平明斸山骨,石函半镵毁。
土花蚀苍龙,岁月不可纪。
玄灵启幽秘,结构此经始。
云香染衣佩,岚翠袭巾履。
道人方晏坐,秋叶打窗纸。
西风送诗句,吹入千岩里。
收拾费工夫,远来将举似。
见叟却忘言,炉烟生棐几。
徐云乘兴出,兴尽行当止。
山中有缘事,比欲相料理。
白鹤数日饥,吾今且归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