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消阴长巧知时,夕去朝来似有期。
初若抱冰增战慄,终如坐甑剧烝炊。
闺中郭索不我借,句里髑髅空自奇。
拟倩冯夷诉颛顼,为令驱出宁馨儿。
阳消阴长巧知时,夕去朝来似有期。
初若抱冰增战慄,终如坐甑剧烝炊。
闺中郭索不我借,句里髑髅空自奇。
拟倩冯夷诉颛顼,为令驱出宁馨儿。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胡天游的《患疟(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疟病发作时的痛苦和折磨,以及对健康的渴望。
"阳消阴长巧知时,夕去朝来似有期。" 这两句写出了疟疾周期性发作的特点,阳气在白天逐渐消散,而阴气在夜晚增长,诗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规律变化,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初若抱冰增战慄,终如坐甑剧烝炊。" 这两句则通过比喻和夸张,形象地表达了疟疾发作时的寒热交加和极度痛苦,如同抱着冰块一般冷彻心肺,但最终像坐在烤火上一样热得难以忍受。
"闺中郭索不我借,句里髑髅空自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家中感到孤独和无助,没有亲朋好友能够理解他所承受的痛苦,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像是别人的,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拟倩冯夷诉颛顼,为令驱出宁馨儿。"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健康的向往和对病魔的抗争,希望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用坚定的意志来战胜疾病,就像驱逐家中的邪恶一样,把痛苦赶出身体。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胡天游对疟疾深刻感受的写实手法,也反映出了他在精神上对抗病痛、追求健康的坚强意志。
凉飙日夜至,落叶满平原。
敷荣艳春节,萎脱馀秋根。
客心易感物,岂不思故园。
别离经万里,愁苦难具言。
昔为掌中珍,锦幄施华轩。
今作路旁草,稀逢雨露恩。
飘零每自惜,患害仍朝昏。
内养学玄豹,外术惭白猿。
湘江有馀恨,纨扇多愁怨。
黾勉修令德,迁延弭众冤。
归云拥昃日,昏鸟向林翻。
独立久延伫,忧伤谁与论。
骖騑乍解路三千,风物秦川慰眼前。
到处听来人语好,频年丰乐使君贤。
连朝话旧到更深,不尽娄江望远心。
莫怪老人添白发,儿童几辈换乡音。
周遭竹屿与花潭,槛外云光映翠岚。
尽有琐窗诗料在,不须回首忆江南。
车遥遥,挥驽马。
红尘扑面金铃迟,鞭呼恃有驱车者。
路旁杨柳藏驿楼,十里五里行不留。
蒙山之阳泗水北,石路险涩程途忧。
仆夫告瘁往复来,行人多向黄金台。
晚月晨星竞驰逐,三万六千双转毂。
车遥遥,驽马骄。
侬家家近白蘋浦,几时归去乘吴舠。
屏山掩尽琼窗闭,博山生润凝龙气。
谢娥嚬坐怯单绡,梅风吹送悲秋意。
树叶声微雨脚稀,栏边淅沥沾苔衣。
碧泉引满铛欲沸,青叶下筐蚕正饥。
倏忽奔腾一千里,琤璁铁马云中起。
曲次檀槽十部催,四弦历乱挥纤指。
急溜前檐复后檐,镫花湿影摇重帘。
南潮呜咽流水尽,一夜绿萍新涨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