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今亡见嗣卿,颍川应聚异时星。
清风特为吾曹至,畏景宁忧日御停。
踏雪曾穿东郭履,移文今忤北山灵。
烹茶且酌南溪水,第欠金山第二?。
文范今亡见嗣卿,颍川应聚异时星。
清风特为吾曹至,畏景宁忧日御停。
踏雪曾穿东郭履,移文今忤北山灵。
烹茶且酌南溪水,第欠金山第二?。
此诗乃宋代文学家李廌所作,名为《又过陈叔易隐居相拉同游超化寺诗》。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文范今亡见嗣卿,颍川应聚异时星。"
此两句以文风、文范为代称,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时代文化遗产的怀念,同时“颍川”指的是颍水,颍水流域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而“异时星”则暗示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的交流与聚会。
"清风特为吾曹至,畏景宁忧日御停。"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清风”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无暇,而“吾曹至”则表明诗人认为这种清风是专为他们这一类志同道合之人的到来而存在的。接着,“畏景宁忧日御停”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壮丽山河时所感受到的心灵震撼与敬畏之情。
"踏雪曾穿东郭履,移文今忤北山灵。"
“踏雪”、“穿东郭”都是一种古代隐士的典型形象,表明诗人曾经像古时的隐逸一样,行走在白雪皑皑的自然中,而“移文”则指的是将心中的文学创作转移到眼前的北山之灵,这里“北山”可能是超化寺所在地的山脉。
"烹茶且酌南溪水,第欠金山第二?"
最后两句则描写诗人在自然中品茗的意境。“烹茶”、“酌南溪水”都是古代文人宴集时常见的情景,而“第欠金山第二?”则是一种谦逊之辞,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风光的赞美,同时也透露了一丝对更高境界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一幅充满文人情怀与哲思的山水画卷。
五十无产业,心轻百万资。
屠酤亦与群,不问君是谁。
饮酒或垂钓,狂歌兼咏诗。
焉知汉高士,莫识越鸱夷。
寄迹栖霞山,蓬头睢水湄。
忽然辟命下,众谓趋丹墀。
沐浴著赐衣,西来马行迟。
能令相府重,且有函关期。
僶俛从寸禄,旧游梁宋时。
皤皤邑中叟,相候鬓如丝。
官舍柳林静,河梁杏叶滋。
摘芳云景晏,把手秋蝉悲。
小县情未惬,折腰君莫辞。
吾观主人意,不久召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