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城伯李公邀赏元宵和侍郎周公恂如韵二首·其一》
《襄城伯李公邀赏元宵和侍郎周公恂如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侯门人物总熙熙,况遇太平全盛时。

午夜笙歌喧绮席,瑶天星月炫旌麾。

喜逢佳节传柑处,忽忆当年侍宴时。

照眼花灯看未了,醉归犹听漏声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在太平盛世中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诗人陈琏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侯门贵族在节日中的欢愉与奢华。

首句“侯门人物总熙熙”,开篇即点出侯门贵族在节日中的活跃与欢腾。接着,“况遇太平全盛时”一句,强调了此时此刻的繁荣与安定,为整幅画面奠定了背景。随后,“午夜笙歌喧绮席,瑶天星月炫旌麾”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将元宵节的繁华与欢乐展现得淋漓尽致。午夜时分,歌舞升平,绮丽的宴席上,瑶池的星月映照着华丽的旗帜,光影交错,美不胜收。

“喜逢佳节传柑处,忽忆当年侍宴时”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欢聚联想到往昔的侍宴经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最后,“照眼花灯看未了,醉归犹听漏声迟”两句,以花灯的璀璨与时间的缓慢流逝,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沉浸于节日喜悦之中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盛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在太平时期的生活风貌,以及人们在节日中寻求快乐与回忆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移苇

萧萧江上苇,夏老丛已深。

悠悠文王死,常惧牛羊侵。

迁根横污池,慰我江湖心。

清风日夕过,白鹭时见临。

疏响拂琴瑟,绿华旷衣襟。

处卑节不改,习静情足钦。

炎晖已堪爱,秋景坐可寻。

愿及搆明堂,甘心辞故林。

(0)

隐直近诣阙献书报闻

炎晖若探汤,周道行倭迟。

之子忍重跰,斯人方病痱。

上书苍龙阙,移副鼎足司。

卓跞动群听,谓言即张弛。

虞卿万乘相,子房帝王师。

古事可彷佛,世涂实参差。

天阍虎豹深,弃我忽若遗。

却走国西门,素衣化为缁。

行行屡回首,未忍从此辞。

贤者爱其君,肯如悻悻为。

吾闻先达语,进退自有时。

版筑不为辱,饭牛岂嫌迟。

男儿建功名,或与老大期。

努力梁甫吟,古人不予欺。

(0)

劝思弟于南轩种竹

世皆笑幽独,何不少自贬。

种竹南轩间,亦足以相检。

况兹岁华晚,众卉日凋敛。

清节良自如,栽培匪为谄。

岂知窗户侧,秀色窥荏苒。

会兹东南美,相对情不慊。

楚人昔颂橘,行比伯夷忝。

此君最孤高,坚直难外掩。

凛气有精粹,筠光射圭琰。

他时雪中客,往往疑清剡。

(0)

小隐吟

世道丧纯粹,徼名掠其美。

悲哉山林客,过半朝市死。

夸诞一相习,浇浮益纷起。

古风日飘泊,末路空颓靡。

尧舜安得逢,巢由亦已矣。

我歌竟谁和,惆怅同心子。

(0)

食橘

吾闻江陵橘,乃比千户侯。

岁献天子旁,取为庙堂羞。

问其何能尔,无胫而远游。

橘也不自言,请君以臆酬。

凭生覆载中,颇亦万木俦。

通为骚人颂,谬得禹贡收。

托身圣贤间,自觉名誉浮。

苞苴赖携挈,富贵常见求。

明珠无先容,按剑或暗投。

而我适众口,铄金不予忧。

物生有通塞,不必在中州。

何用怀苦辛,但为时所仇。

(0)

夜起呼徐监簿同看月

夜长愁无端,岁晚易多感。

徘徊中庭步,相与肆遐览。

繁霜冷次骨,皎月清照胆。

幽意暂欲飞,秀色若可揽。

明夕虽复来,素华已应减。

念兹径使醉,无使我心惨。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