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
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
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
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
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
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
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自到浔阳生三女子因诠真理用遣妄怀》。诗中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家庭特别是女儿的关切之情。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 这两句开篇即指出仕途并不容易,个人要想在官场上稳固立足很难,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世间的牵累也越来越多。这种感觉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生活,诗人自言被贬官四年已经过去,而自己晚年得女三个,不禁担忧她们的未来。这里流露出对女儿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女儿将来婚嫁的焦虑,以及对于世间种种因缘牵绊的深刻认识。这些牵绊在诗人的眼中成了心灵上的重负。
“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佛教禅定的向往,希望通过学习佛法来减轻心中的烦恼,并最终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体会,以及对亲情特别是女儿未来的关切。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佛教所提供的解脱之道的向往,显示出白居易在晚年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天风吹云车,直上九万里。
当头阊阖开,来往古仙子。
麻姑骖鸾行,白发垂两耳。
知阅几沧桑,朱颜非昔比。
仙家日月长,衰老亦如此。
却笑下界人,采药求不死。
天路逢安期,邀余浮绿蚁。
大醉踏月归,托宿瑶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