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译经清衍大师》
《寄译经清衍大师》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辇寺栖迟不计年,衡门无异对林泉。

试闱给笔频辞命,译馆翻经屡奏篇。

九陌尘埃方外境,六时香火静中缘。

思陪丈室谈名理,自愧常为俗累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qīngyǎnshī
sòng / sòng

niǎnchíniánhéngménduìlínquán

shìwéigěipínmìngguǎnfānjīngzòupiān

jiǔchénāifāngwàijìngliùshíxiānghuǒjìngzhōngyuán

péizhàngshìtánmíngkuìchángwèilèiqiān

注释
辇寺:宫殿和寺庙。
栖迟:停留。
计年:多年。
衡门:简陋的门,指隐居之处。
林泉:山林泉边,象征自然清幽。
试闱:科举考试场所。
给笔:接受笔墨任务。
辞命:推辞任命。
译馆:翻译经书的地方。
九陌:京城中的大道。
尘埃:比喻世事纷扰。
方外境:超脱尘世的境地。
六时:一日六次,指寺庙的早晚课。
香火:寺庙中的香烟和灯火,象征信仰。
丈室:大师的书房。
谈名理:讨论哲学道理。
俗累:世俗的牵累。
牵:被牵扯。
翻译
我在宫殿和寺庙中停留多年,如同在山林泉边度过
频繁地拒绝朝廷的任命,专心于翻译佛经的工作
身处繁华都市却如世外之地,每日沉浸在寺庙的香火与宁静中
渴望能与大师们在书房中讨论哲理,却常为自己世俗事务所牵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寄译经清衍大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完全脱离尘世俗务的感慨。首句“辇寺栖迟不计年”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居住在寺庙中的情景,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深深留恋。次句“衡门无异对林泉”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与尘世喧嚣形成对比。

“试闱给笔频辞命”反映了诗人虽然身在科举考试的场所,但多次推辞世俗职责,选择专注于翻译佛经的工作。这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学问的执着。“译馆翻经屡奏篇”直接描述了他在译经馆的辛勤翻译,成果丰硕。

“九陌尘埃方外境”暗指京都的繁华与寺庙的超然,诗人将尘世的纷扰比喻为“九陌尘埃”,而寺庙则是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六时香火静中缘”则描绘了寺庙日常的宗教活动,香烟缭绕,僧人修行,充满了禅意。

最后两句“思陪丈室谈名理,自愧常为俗累牵”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大师深入探讨佛法,但又为自己时常被世俗事务牵绊而感到惭愧。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寒雨怀空可亭却寄陈命美·其一

也知色是幻,故以空名亭。

忍草沿阶长,禅花上架青。

山窗一雨过,客履几人经。

晓露溪痕湿,移泉到佛瓶。

(0)

晓行河间道中

晓行三十里,白雾尚冥冥。

沾洒俄成霰,微茫不辨星。

马寒嘶欲止,车滑去难停。

隐约见篱舍,疏烟出过坰。

(0)

访王君奉于德兴寺留题

虽游京国遍,而独爱禅居。

柿叶留僧偈,莲花借佛炉。

空床储腊酒,高庋顿奇书。

客况无聊赖,思君便策驴。

(0)

同杨应先朱瞻御梁喈林集程散木中秘园亭用瞻御韵

冥濛香径滑,澹雨洒林扃。

侵晓方趋省,留宾暂憩亭。

花明仙掌露,草带凤池青。

胜念堪留记,浮踪几聚萍。

(0)

不寐

微尚将无隔,兴居百念回。

口和心自语,形与影相猜。

圣世谁甘隐,逢时谅不才。

中宵缘底事,起步独徘徊。

(0)

得韩孟郁书知有仲弟之变寄此

得尔还家信,风霜知饱经。

长途怜老马,归梦忆原鸰。

客里囊先尽,愁边酒易酲。

伤心池畔草,不似往年青。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