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凌孝子》
《挽凌孝子》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闽有凌孝子,十六丁丧乱。

辛苦奉双亲,岩谷日奔窜。

晨汲寒涧饮,暮拾枯薪爨。

跬步皆畏途,触目增愁叹。

百死幸脱归,双亲遄弃违。

艰难殡浅土,恸哭血泪挥。

孤身惟影伴,㷀㷀竟何依。

经年寇盗息,来返乡园扉。

拮据葺屋庐,黾勉遂家室。

处宗仁有施,处乡义无失。

宁辞荐辟荣,甘就原丘逸。

云胡未下寿,盖棺事奄毕。

昔有江巨孝,汉史高其人。

谁言千载下,令德无与伦。

天道远弗爽,为善福必臻。

凌氏身后荣,煌煌垂不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挽凌孝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凌孝子在战乱中的艰辛生活以及对父母的深厚孝道。诗中展现了凌孝子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坚持,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诗的后半部分则赞美了凌孝子的美德,并表达了对其身后荣耀的期待。

全诗以凌孝子的生平为主线,从他的辛勤劳作、艰难生活,到失去双亲后的孤独,再到战乱平息后重建家园,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坚韧不拔。诗中还提到了凌孝子的道德品质,如仁慈、守义,以及他对待仕途的态度,既不辞让官职的荣华,也不追求世俗的富贵,而是选择了回归自然,安于田园生活。

最后,诗人以历史上的江巨孝为例,赞美凌孝子的品德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即使在千年之后,其美德依然无人能及。诗中表达了对凌孝子高尚人格的敬仰,以及对其身后荣耀的期待,认为他的美德将永远流传,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夏日病起行园

伏枕不知久,起视后园行。

踟蹰满目,物色变态若为惊。

竹节过墙数尺,藤蔓绿枝几丈,不觉目前生。

黄鸟音已涩,蜩嘒响皆盈。聊植杖,閒抱瓮,有馀清。

平生陶令,旷达趣向涉园成。

潢潦萍浮戏鸭,篱落蔬荣引蝶,即事惬幽情。

莫遣儿童晓,吾欲学于陵。

(0)

访吴泉滨先生山居赋此投赠

家在深山非避秦,相寻正及桃花春。

迎看道气眉间异,暗接心期语下亲。

草木欣时同我恍,鸡豚得性与人驯。

好栽五柳垂门外,雪棹重来免问津。

(0)

宿天池寺示同游薛仲常

在世多忧坐自拘,微官未得惜驰驱。

因寻绝顶逃人迹,偶滞高斋减病躯。

理发晨光窥石镜,焚椒夜气对香炉。

一心生灭元无取,不语但应尔与吾。

(0)

香山寺留题释宗林房二首·其二

远公违俗久,清刹倚山巅。

抗宇承青霭,开轩俯碧泉。

无生空万劫,习静定诸天。

长啸逢颜色,新诗与尔传。

(0)

送王在庵之江西

伯夷恶一世,季与乡人皆。

君行慕往圣,其为柳下侪。

至和以饮人,顺物无安排。

岂乏泾渭判,颓然泯岸崖。

揆予拙直姿,涉世寡所谐。

乌足滥交籍,守官幸见偕。

貌殊同胸腑,言合外形骸。

大道固难闻,明谊良可怀。

肃肃简书畏,裾袂临当乖。

清霜变泺水,落叶流长淮。

扁舟方大江,渺望不可涯。

兴言托短章,投赠愧琼瑰。

(0)

临江仙

说甚新欢旧恨,心田早已荒芜。中年多病旅情孤。

故人南北路,休盼数行书。

梦里山光大好,醒来风势何如。还人春色未全虚。

可怜花万树,一一费踌蹰。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