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芳春好,其如老病侵。
谁同一樽酒,时醉百花阴。
应接非吾事,疏狂见客心。
因思故山侣,怅望白云深。
共道芳春好,其如老病侵。
谁同一樽酒,时醉百花阴。
应接非吾事,疏狂见客心。
因思故山侣,怅望白云深。
这首《春日》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却难以享受其中的复杂心情。
首句“共道芳春好”,开篇即点出众人皆赞春日之美好,但紧接着的“其如老病侵”一句,转折深刻,揭示了诗人自身年老体弱的现实,使得原本美好的春日与他无缘,形成鲜明对比。
“谁同一樽酒,时醉百花阴。”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与人共饮畅谈,借酒消愁的愿望,但又无奈于身体状况,只能在百花环绕中偶尔沉醉,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应接非吾事,疏狂见客心。”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并非出于个人兴趣,而是出于对客人的尊重与款待,体现了他为人处世的周到与热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我放逐的疏狂之情。
最后,“因思故山侣,怅望白云深。”诗人回忆起故乡的朋友们,心中充满了思念与向往,而眼前的春景却只能让他更加惆怅,因为那白云深处的故山才是他真正的归宿与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怀念,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轻阴阁朝雨,暖吹收春霾。
行行出西郊,山气日已佳。
飞仙有灵迹,凌云敞高斋。
不辞蹑丹梯,宁论湿青鞋。
幽花既窈窕,新笑何喈喈。
尚恐林谷深,下有虎与豺。
风骚千载人,生晚不及偕。
悠悠寄孤吟,日暮增深怀。
当春远行迈,挂帆江之湄。
日暖波空明,潮来风倒吹。
来船亦何速,去船亦何迟。
只争迟速间,安知非天时。
我生如乘舟,破浪长风随。
所恃惟忠信,履险皆如夷。
达人贵知命,世俗争先机。
终须登彼岸,奚问迟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