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高台到曲池,闲将白发照清漪。
未应官舍无幽事,亦有临流啸咏时。
行遍高台到曲池,闲将白发照清漪。
未应官舍无幽事,亦有临流啸咏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士人在高台曲池之间行走的情景,白发在清澈的水面上投下了影子。他表达了自己虽然还未能辞去官职,但内心却无世俗杂事,也常有独自到河边吟咏之时。诗人通过这种平淡的生活场景,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中“行遍高台到曲池”一句,描绘了士人的闲庭信步,这种行动本身就是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方式。接着,“闲将白发照清漪”,则是通过对白发与水面反射的观察,传达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未应官舍无幽事”表明诗人的心态超然于世俗之外,他虽然还在官场,但内心已不为世间繁杂所扰。这也体现了古代士大夫追求清净脱俗的人生境界。
最后,“亦有临流啸咏时”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描绘。在自然之中吟诵诗歌,是诗人心灵得到滋润和慰藉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画面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士大夫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春风忽然满天地,篮舆便作城北行。
招提古台极洒落,况乃万物皆欣荣。
梅花万点真可惜,柳条弄色如含情。
初筵便饱李侯德,挥犀河汉倒空碧。
连山向晚更妩媚,落日澄江青黛色。
嫦娥冰镜挂天阙,共照清樽情屡极。
诸公推毂钟王间,醉墨淋漓满僧壁。
归与不知所如往,但觉清风生两腋。
维南斗日月,川岳上景光。
何人赤壁下,种此双截肪。
故知汝南士,蚤经许子将。
识君陟釐间,想见颀而长。
僧夏滕叔国,故床对清扬。
膜外齐鹏鴳,胸次明冰霜。
佛界狮子尾,妙处亦难忘。
西江渺波澜,索去有底忙。
挽衣不得留,晨风动馀皇。
顷投胶在漆,今为参与商。
能事镜中像,此道何足臧。
古来归根地,相期未渠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