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居观元化,列耀环紫清。
枢轴不盈掬,恢廓包垓纮。
动静混一机,品汇更生生。
于穆泯声臭,二气神其能。
圣王法乾象,建极定以凝。
由衷制群动,八极归丹扃。
遍物岂云智,知务乃足珍。
动或昧领要,顽嚣蚀虚灵。
控马在六辔,失御轮辕倾。
美哉鱼藻篇,有那居镐京。
默居观元化,列耀环紫清。
枢轴不盈掬,恢廓包垓纮。
动静混一机,品汇更生生。
于穆泯声臭,二气神其能。
圣王法乾象,建极定以凝。
由衷制群动,八极归丹扃。
遍物岂云智,知务乃足珍。
动或昧领要,顽嚣蚀虚灵。
控马在六辔,失御轮辕倾。
美哉鱼藻篇,有那居镐京。
这首诗《默居》是明代诗人钟芳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
首句“默居观元化,列耀环紫清”,诗人以“默居”为视角,观察宇宙的原始状态,万物光辉环绕着神秘的紫色空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静观宇宙的氛围。
接着,“枢轴不盈掬,恢廓包垓纮”,枢轴象征着宇宙的中心,它虽小却能包容天地,展现出宇宙的宏大与和谐。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小与大、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
“动静混一机,品汇更生生”,动静之间存在着统一的规律,万物在不断生长变化中展现生命的力量。这句揭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和动态平衡。
“于穆泯声臭,二气神其能”,“于穆”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之情,“泯声臭”意味着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二气指的是阴阳二气,它们在宇宙间相互作用,赋予万物生机。
“圣王法乾象,建极定以凝”,圣王遵循天道,建立稳固的法则,使世界秩序得以维持。这里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与宇宙和谐共存的理念。
“由衷制群动,八极归丹扃”,由内心的真诚引导行动,能够控制万物的运行,使整个宇宙回归到和谐的状态。这句话强调了道德与自然法则的内在一致性。
“遍物岂云智,知务乃足珍”,万物的存在并非出于智慧,而是因为理解事物的本质而珍贵。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辩证看法。
“动或昧领要,顽嚣蚀虚灵”,行动有时会忽视关键,导致精神的腐蚀。这警示人们在追求目标时,不应忽视内在的精神修养。
“控马在六辔,失御轮辕倾”,比喻在掌控事物时,如果失去了正确的指导,就会导致混乱。这反映了对权力与控制的谨慎态度。
“美哉鱼藻篇,有那居镐京”,最后两句提到《鱼藻篇》,赞美了在镐京(古代周朝都城)居住的美好景象。这里可能暗含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平衡、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道德、智慧与自然法则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曹将军,素虓阚,帅阃称为满身胆。
横戈跃马马蹄骄,赤雾弥空天气惨。
边尘澒洞铁山摧,青野原头万骑来。
汉川士女走失魂,婴孺弃掷声哀哀。
将军慷慨发上指,兄弟同驱誓同死。
右持龙剑左蛇矛,斩刈劲敌如斩豕。
鸡冠隘口血成河,健马强兵来益多。
风凄雨急敌氛恶,天不祚宋将奈何。
喧呼动地地欲裂,冻鼓无声宝刀折。
绵裘湿透足难移,犹奋空拳誓剪灭。
虎倒龙颠互啖吞,山川震眩尘霾昏。
骂声愈高头已断,怒气勃勃如生存。
君不见吕家兄弟降异土,遗臭至今谁比数。
将军死去三百年,赫赫英名照今古。
黄河西来坤轴折,浊浪排空天欲裂。
彭城老稚哀哀啼,自分阖门作鱼鳖。
仁明太守眉山苏,誓以只手障其冲。
指麾徒旅荷畚輂,长堤隐起如晴虹。
波恬浪静民安堵,共喜更生歌且舞。
九重下诏侈褒嘉,拯溺禦灾非小补。
飞楼高压城之东,张筵会客何雍容。
后山作铭颍滨赋,笔力直与造化争瑰雄。
神游八表知何处,赢得穹碑照今古。
当年舒李今何如,羁鬼啾啾泣烟雨。
山人采樵惯识虎,画虎于今推独步。
吮毫濡墨欲画时,猛态雄姿宛如睹。
祗今画者多擅名,往往粉墨肖其形。
孰如此图造神妙,顾盼凛凛寒风生。
原田每每群豕暴,曷不为我盬其脑。
黍稷与与岁有收,田豕从兹迹如扫。
城狐社鼠为民忧,为我搏噬无复留。
村氓称快共欢笑,鸡鹜成群散不收。
嗟哉此图真可爱,魑魅逢之应自败。
荛儿牧子慑馀威,藜藿满山那敢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