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界墙》
《过界墙》全文
元 / 刘秉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地老天荒雪亦苍,车声轧轧转羊肠。

短衣蓬鬓沙陀路,一岁三番过界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之地的壮阔与艰苦,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界的独特景象和生活状态。

首句“地老天荒雪亦苍”,以“地老天荒”开篇,营造出一种时间久远、天地苍茫的意境,接着以“雪亦苍”点明季节特征,暗示边疆环境的严酷与孤独。这样的描写,既烘托了环境的恶劣,也预示了接下来描述的边疆生活的艰辛。

次句“车声轧轧转羊肠”,运用拟声词“轧轧”生动地描绘了车辆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艰难行进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边疆道路的险峻与艰苦。同时,“羊肠”一词巧妙地借用了比喻手法,将狭窄蜿蜒的道路比作羊肠,进一步强化了道路的险恶和行进的不易。

第三句“短衣蓬鬓沙陀路”,直接描绘了边疆士兵或戍边者的形象。通过“短衣”、“蓬鬓”这样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边疆生活条件的简陋和戍边者生活的艰苦。这里的“沙陀路”特指边疆地区,强调了地点的特殊性,同时也暗示了边防任务的艰巨。

最后一句“一岁三番过界墙”,总结了边疆戍边者的生活状态。一年之中多次穿越边界,不仅体现了边防任务的频繁,更反映了戍边者对边疆的忠诚与坚守。这句话简洁有力,表达了边疆戍边者为国守边的无私奉献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环境、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戍边者的坚韧与忠诚,以及边疆地区的独特风貌。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朝代:元   字:仲晦   号:藏春散人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生辰:1216-1274年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你喜欢

鹧鸪天 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太监

聚散匆匆不偶然。
二年遍历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
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0)

沁园春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0)

玉楼春 用韵答吴子似县尉

君如九酝台黏盏。
我似茅柴风味短。
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
马有青刍奴白饭。
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0)

临江仙 停云偶作

偶向停云堂上坐,晓猿夜鹤惊猜。
主人何事太尘埃。
低头还说向,被召又重来。
多谢北山山下老,殷勤一语佳哉。
借君竹杖与芒鞋。
径须从此去,深入白云堆。

(0)

江山庆云桥

草梢出水已无多,村路弥漫奈雨何。
水底有桥桥有月,只今平地怕风波。

(0)

信笔再和二首

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