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
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
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
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
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画面。山色在四季中常保碧绿,溪水清澈可闻七里之远,表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严陵之地因爱此景致,而下视汉公卿,可见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一句,则是诗人在月亮初升、微风习习中垂钩钓鱼,同时也放声高声歌唱,享受着这种闲适自得的生活。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而最后两句"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则是诗人对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政治家或军事家的回忆与赞赏。他们或在渭水之滨(如陶渊明),或在匡地(如关羽)坚守自己的理念和原则,讨论国是,筹划兵略。
整首诗通过山色、溪声、钓鱼放歌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怀。诗中既有静谧的生活情趣,也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思考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