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扶桑一度凋,閒愁无奈只春宵。
珊枝沈海初无叶,梦草游仙旧有苗。
敲髓何方寻白獭,留香不久驻虹桥。
似闻旌节开天上,望里云关谢豹骄。
又见扶桑一度凋,閒愁无奈只春宵。
珊枝沈海初无叶,梦草游仙旧有苗。
敲髓何方寻白獭,留香不久驻虹桥。
似闻旌节开天上,望里云关谢豹骄。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补落花诗九首》中的第四首,以描绘春天景象和抒发闲愁为主题。诗人通过对扶桑花凋零的描绘,寓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又见扶桑一度凋"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閒愁无奈只春宵"则揭示了诗人心中无法排遣的愁绪,集中在春天的夜晚。
接下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珊枝沈海初无叶,梦草游仙旧有苗",将珊瑚般的扶桑与沉入海底的梦境相结合,暗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敲髓何方寻白獭,留香不久驻虹桥"进一步深化这种失落感,表达寻找逝去事物痕迹的徒劳,以及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遗憾。
最后两句"似闻旌节开天上,望里云关谢豹骄"以想象中的仙人出行和云关关闭的场景,寄寓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诗才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随身一枝筇,筋骸谢拘束。
天公于我厚,不吝山水福。
南来下浈阳,连峰如箭簇。
江流清见底,倒映芙蓉绿。
石泉解娱客,此语闻已熟。
坡翁岭表诗,挥毫落珠玉。
峡山擅奇胜,游志我久蓄。
落帆凝碧湾,一径入禅谷。
佛桑花满瓶,榕树阴覆屋。
阴崖飒风雨,白昼飘雾縠。
鹿就苍苔眠,鸽向澄潭浴。
枯禅本色人,出世齐荣辱。
清修领徒众,俨若家有督。
宝珠掠神鹰,莫惮钳锤酷。
茗饮长松林,松花落盈掬。
一饭直指堂,蔬笋饱充腹。
流连正忘倦,那顾邮程促。
自离十丈尘,逍遥卸蹄毂。
行同打包僧,云水迹不局。
况兹林壑幽,尤为未经目。
人生苦缠缚,周妻及何肉。
醯鸡真可怜,陟险都畏缩。
我亦年向衰,屈指五十六。
探奇嗜成癖,山经随处录。
未寻归猿洞,于心仍不足。
与僧订重游,山窗话剪烛。
《峡山寺用东坡和高要令韵》【清·韩是升】随身一枝筇,筋骸谢拘束。天公于我厚,不吝山水福。南来下浈阳,连峰如箭簇。江流清见底,倒映芙蓉绿。石泉解娱客,此语闻已熟。坡翁岭表诗,挥毫落珠玉。峡山擅奇胜,游志我久蓄。落帆凝碧湾,一径入禅谷。佛桑花满瓶,榕树阴覆屋。阴崖飒风雨,白昼飘雾縠。鹿就苍苔眠,鸽向澄潭浴。枯禅本色人,出世齐荣辱。清修领徒众,俨若家有督。宝珠掠神鹰,莫惮钳锤酷。茗饮长松林,松花落盈掬。一饭直指堂,蔬笋饱充腹。流连正忘倦,那顾邮程促。自离十丈尘,逍遥卸蹄毂。行同打包僧,云水迹不局。况兹林壑幽,尤为未经目。人生苦缠缚,周妻及何肉。醯鸡真可怜,陟险都畏缩。我亦年向衰,屈指五十六。探奇嗜成癖,山经随处录。未寻归猿洞,于心仍不足。与僧订重游,山窗话剪烛。
https://shici.929r.com/shici/E6sK6.html
隔江敞云屏,近有沧湾绕。
壶中别天地,日月自昏晓。
邃宇谢棼楣,乔基拥城堡。
我从七星外,笑指天囷小。
深入三昧门,闯出大罗表。
下界烟濛濛,始学鸾骖矫。
蛮荒囿耳目,谁复恣幽讨。
坐令糖霜户,据此冰霞岛。
煨尘黕四壁,拿龙失麟爪。
岂惟玷贞白,文字荡如扫。
大雅今寂寥,长怀石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