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精式降,苍生攸仰。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炎精式降,苍生攸仰。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祭祀活动的盛况。"炎精式降,苍生攸仰"两句表达了天神下降、万物向往的庄严氛围,其中“炎精”指的是火中的精气,这里象征着神灵的降临,而“苍生”则是对大自然的称呼,表示万物都在仰望这场景。
接着,“羞列豆笾,酒陈牺象”两句具体描写了祭祀用的供品,其中“豆笾”和“酒陈”都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食品,而“牺象”则是指用于祭祀的动物,这些都显示出祭祀活动的盛大与庄重。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两句表明了祭祀活动得到了神灵的响应和认可,“冥期”意味着暗中或是未知的时刻,"不爽"则表示没有过错,整体意思是祭祀得到了预期的效果,没有任何遗憾。
最后,“送乐张音,惟灵之往”两句传达了在音乐的伴随下送别神灵的情景,其中“张音”指的是奏响乐曲,“惟灵之往”则是表达对离去神灵的尊崇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隆重与庄严,以及人们对于神灵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