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薰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吴。
未欲连车收薏苡,肯教沉网取珊瑚。
不知庾岭三年别,收得曹溪一滴无。
但指庭前双柏石,要予临老识方壶。
岚薰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吴。
未欲连车收薏苡,肯教沉网取珊瑚。
不知庾岭三年别,收得曹溪一滴无。
但指庭前双柏石,要予临老识方壶。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以及生活态度的寄托。
开篇“岚薰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吴”,诗人以壮丽的山水画面展现眼前的景色,既有高远的山峰,也有清澈的泉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无比的享受与赞叹。
接下来的“未欲连车收薏苡,肯教沉网取珊瑚”,则是诗人通过对农耕和渔猎生活的想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怀。这里的“连车”、“沉网”都是比喻手段,用来形容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淡泊。
“不知庾岭三年别,收得曹溪一滴无”,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这里的“庾岭”、“曹溪”都是地名,用来象征久别重逢后的珍贵。
最后,“但指庭前双柏石,要予临老识方壶”,诗人通过对庭院中双柏的描写,以及对“方壶”的期待,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朋友和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与珍惜。这里的“双柏石”象征着坚贞不渝,“方壶”则是比喻诗人希望能够在平静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情谊、生活态度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