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起》
《白起》全文
宋 / 徐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投降赵卒本求生,坑后谁人不死争。

三召三辞宁自刎,邯郸料不再长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ái
sòng / jūn

tóujiàngzhàoběnqiúshēngkēnghòushuírénzhēng

sānzhàosānníngwěnhándānliàozàichángpíng

翻译
原本向赵国投降的士兵,只是为了求生存,但坑杀之后,又有谁能不拼死反抗。
三次被召唤,三次拒绝,宁愿自杀,也不愿再经历长平之战的惨剧。
注释
投降:向敌人投降。
赵卒:赵国的士兵。
求生:寻求保全生命。
坑:指秦始皇坑杀降卒的历史事件。
谁人:指那些士兵。
不死争:拼死反抗求活。
三召三辞:多次被召唤后拒绝。
宁:宁愿。
自刎:自杀。
邯郸:赵国都城。
长平: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白起》,作者是宋代诗人徐钧。诗中通过讲述白起在长平之战后的命运转折,展现了他面对生死抉择时的英勇与坚韧。白起原本作为秦国将领,投降赵国是为了保全士兵的生命,但投降后面临被坑杀的命运。诗中的“坑后谁人不死争”表达了对白起被迫参与这场惨剧的同情,以及对人性在极端情况下的挣扎。

接着,诗人描述了白起三次被秦昭王召回,但他三次都选择了辞官,宁愿自杀也不愿再经历那样的耻辱。这体现了白起的尊严和忠诚,即使面临死亡,也坚决维护自己的荣誉。最后一句“邯郸料不再长平”暗示了白起的牺牲使得秦国失去了再次发动类似战争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白起悲剧性的结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白起的生平事迹为背景,赞扬了他的英勇和坚毅,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作者介绍

徐钧
朝代:宋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猜你喜欢

川拨棹·曲中词彻

曲中词彻。
把来历事亲堪说。
住京兆府外县,终南方孤云白雪。
自观得,玉花结。
活死人兮放些劣。
没地埋,真欢悦。
道号重阳子,字知明姓王名*。
害风儿,怎生说。

(0)

踏莎行 烧庵

数载辛勤,谩居刘蒋。
庵中日日尘劳长。
豁然真火瞥然开,便教烧了归无上。
奉劝诸公,莫生悒怏。
我咱别有深深况。
唯留煨土不重游,蓬莱

(0)

带马行·既要修持心不晓

既要修持心不晓。
这火院须先跳。
猛把家缘都不要。
元初一点,认来真所,做个惺惺了。
欲要妻男固处妙。
且只在红尘罩。
节色微财应事俏。
慈悲广施作均乎也,决定分分晓。

(0)

望远行·晴空日照

晴空日照,逢澄夜、月吐银辉星莹。
运三光处,五彩腾明,做作静中瞻听。
察见真修,真炼气神攒聚,便许密游良迳。
这盈盈、功行于斯已定。
端正。
应是细搜细刷,现出个、本来元性。
叶叶皆灵,枝枝总秀,精莹永成清净。
云外青童,持诏传言,授取天皇宣命。
谢十洲三岛,神仙来聘

(0)

木兰花令·鹤儿每每常相聚

鹤儿每每常相聚。
点点苍苔啄食觑。
青霄空外唳天时,明月光中频警露。
逍遥鲜洁理毛护。
自在游行惟顾步。
怡然呼取舞风来,六个随余蓬岛

(0)

梅花引·少无福

少无福。
早孤独。
憔翟一身无告嘱。
日常思。
日常思。
此事分明,皇天便得知。
见远促。
见远促。
侍来偏亲增汝禄。
孝心推。
孝心推。
致感神明,洪喜得共随。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