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关山泪眼明,悲笳又送断肠声。
芙蓉水冷秋无际,乌鹊枝寒夜屡惊。
黄道帝车还北极,紫垣天驷接南瀛。
多情不用悲摇落,万里江波月夕清。
处处关山泪眼明,悲笳又送断肠声。
芙蓉水冷秋无际,乌鹊枝寒夜屡惊。
黄道帝车还北极,紫垣天驷接南瀛。
多情不用悲摇落,万里江波月夕清。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夜月》描绘了一幅深沉而感伤的画面。首句“处处关山泪眼明”以泪水满目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和离别之苦,山河阻隔,令人心痛。次句“悲笳又送断肠声”通过凄凉的胡笳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
“芙蓉水冷秋无际”写秋天的冷寂,芙蓉(荷花)凋零,水面寒气逼人,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季节的萧瑟。“乌鹊枝寒夜屡惊”借乌鹊惊飞,寓言主人公在寒冷夜晚的不安与孤独。
接下来,“黄道帝车还北极”暗指皇帝或重要人物的回归,但与个人的离别形成对比,更显出个人命运的渺小。“紫垣天驷接南瀛”则描绘了天马南驰的景象,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和无法触及的希望。
最后两句“多情不用悲摇落,万里江波月夕清”劝慰自己不必过于伤感,因为即使在万里之外,江面月色依旧清朗,寓意着无论身在何处,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情感寄托都能带来心灵的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未来的淡淡期待。
佛子汝知世界海,有等世界多宝藏。
于中凡圣情非情,靡不皆依此宝住。
或取而有为悭贪,或舍而亡为孤露。
有亡取舍纷其怀,是皆未知真宝所。
佛子汝宜入世间,开示人人令自悟。
求心不有法本无,令此宝藏自然至。
善诸一身宝不增,散之万有宝犹故。
以此奉供天人师,佛子是名真供养。
咄咄牯牛儿,森森头角露。
恣贪肥腻草,胀杀娘生肚。
忆昔未离群,已作牛王步。
今既离群去,触讳没回互。
没回互病最堪忧,灌澉依前是好牛。
有时喜,未跨门栏先撒?。有时瞋,掉尾昂头不顾人。
有时好,舌端揽尽千峰草。
有时恶,掣断鼻头双服索。
而今风和日暖,江南江北去何之,伫看深耕浅种拖犁拽杷正当时。
稍乖角,觅便宜。
老夫不惜操刀手,生捉归来活剥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