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郎高居卧冰雪,得此悬空两秋月。
已将屋角倒魑魅,更与人间洗炎热。
一月团团如扇面,一月菱花光掣电。
怜君囊中一物无,意欲分君托方便。
菱花入袖世莫识,空堂夜留疏雨滴。
天生宝气有期会,复恐藏去终无益。
君行万里寻剑术,山精唤君君莫出。
寒泉百尺傍枮树,狡兔九月投霜鹘。
未须潘谓苦哦诗,或自苏公识神物。
下有禅和不笑人,须君一照蛟龙窟。
晁郎高居卧冰雪,得此悬空两秋月。
已将屋角倒魑魅,更与人间洗炎热。
一月团团如扇面,一月菱花光掣电。
怜君囊中一物无,意欲分君托方便。
菱花入袖世莫识,空堂夜留疏雨滴。
天生宝气有期会,复恐藏去终无益。
君行万里寻剑术,山精唤君君莫出。
寒泉百尺傍枮树,狡兔九月投霜鹘。
未须潘谓苦哦诗,或自苏公识神物。
下有禅和不笑人,须君一照蛟龙窟。
这首诗描绘了晁叔用赠予法一上人两面古镜的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镜的神奇与价值,以及它所蕴含的寓意。
诗中首先描述晁叔用在严冬季节,得到两面悬挂空中的秋月般的古镜,它们不仅能够驱除屋角的邪魅,还能为人间带来清凉。接着,诗人通过比喻,将一面古镜比作扇面,另一面比作菱花,光芒如同闪电般耀眼。晁叔用因囊中无物,便想借机赠予法一上人,希望这面古镜能为他带来方便。然而,菱花入袖后,世人难以辨识其珍贵,空堂中仅留下夜雨滴落的声音。诗人感叹,这面古镜虽有宝气,但若不被发现,终究无益于世。随后,诗人想象晁叔用远行万里,寻找剑术,山精呼唤他却未应,暗示古镜可能与剑术、修行有关。最后,诗人提到古镜下有禅僧不笑人,暗示古镜能洞察人心,甚至能照亮蛟龙之穴,象征着古镜的神秘力量和深邃智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古镜的非凡魅力及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古物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
巨鳌昂头鲸掉尾,东顾沧溟天接水。
钱公涉险如通渠,破帆一抹三千里。
岛夷之国远且偏,归来逢人语辄喜。
大荒茫茫最宜松,直从旷野连深宫。
听声卧影已不俗,况作团扇摇清风。
人情重远由来事,不贵黄金贵楛矢。
况有新诗传四方,群豪追随弄荐章。
我虽相见无所得,坐忆松鹤生微凉。
钱公治迹压张赵,偷儿破胆皆摧藏。
桴鼓不鸣已三月,凛凛霜威破残热。
从公觅扇更觅诗,愿报琼瑶无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