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群峭里,云峭此中含。
日面将月面,前三与后三。
本来无定象,谁果契幽探。
小憩旋言去,静缘宁得耽。
山居群峭里,云峭此中含。
日面将月面,前三与后三。
本来无定象,谁果契幽探。
小憩旋言去,静缘宁得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群山之中的独特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山居群峭里,云峭此中含”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壮丽与神秘,群山环绕,云雾缭绕,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包裹在这片云海之中。这种景象既壮观又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深邃。
接下来的“日面将月面,前三与后三”则进一步展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太阳与月亮交替出现,前三个时辰与后三个时辰的变换,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然界中规律与秩序的存在。
“本来无定象,谁果契幽探”表达了对自然现象本质的探索与思考。自然界的景象看似多变,但其背后有着不变的规律和秩序。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谁能真正理解并把握这些自然现象的本质?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探索,也是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追求。
最后,“小憩旋言去,静缘宁得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短暂休息后的重新出发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态度。在短暂的休息之后,诗人似乎已经准备好继续前行,无论是心灵还是身体。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即使在忙碌与动荡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旧月东篱。傍素怀又堕,林密人稀。
故宫秋好,自饶胜赏,重阳过也,怎道佳期。
更消几个黄昏待,去情尚、依约宫眉。露未晞。
数枝泪菊,如梦桥扉。屏风画幅流离。
奈镜边遍倚,不似渔矶。
鬓丝低看,江湖更远,疏星仰见,风雨仍希。
暗尘不到高寒处,淡阑槛、霜色微微。细漏移。
夜窗定怨归迟。
闹红旧馆,飞鹭乍落,兰棹先杳。蘋上风小。
翠澜荡作轻绡弄微照。暗萤又巧。
檐际数点,偏赚星早。寒袖香少。
就中宛转莲丝向人抱。
步袜去尘寂,梦冷薰风离苑道。
谁见趁凉鸳鸯波语俏。剩放鸭秋谈,渔钓堪老。
所思江渺。但对酒簪花,哦句欹帽。
数流光、燕昏莺晓。
飞絮时光,熟梅天气,片帆又到扬州。
绕荒城十里,尚似旧淮流。
过多少、寻常巷陌,衔泥飞燕,何处勾留。
望红楼人语,沉沉深押帘钩。
杜郎老去,有何人、能诉清愁。
喜学语雏莺,新声百舌,不解含羞。
好向绿阴深处,西风动、怕报凉秋。
已酴醾开到,行人休忆春游。
又匆匆、一回重九,菊萸总随愁新。
恁悲哉秋气,惯萧瑟、隔年人。
最是无风无雨,费遥山眉翠,镇日合颦。
念东篱、俊约迹往越成尘。渺过雁、几重冷云。黄昏。
忍对清尊。持薄酒,与谁温。
甚青娥皓齿,檀痕掐损,毕竟声吞。
总然夕阳如醉,算多事、怨浓氛。
强登临、自怜衰鬓,故人不见,寥落客里佳辰,霜重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