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智上人》
《寄智上人》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信是空门解脱禅,诗能称圣酒称仙。

江山狎作烟霞主,文字长留结习缘。

松下摊经翻鸟迹,壁间题偈破苔钱。

归心近逐曹溪水,何日同师坐画船。

(0)
鉴赏

此诗《寄智上人》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描绘与智者僧侣的深厚友谊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首联“信是空门解脱禅,诗能称圣酒称仙”,开篇即以“空门”与“解脱禅”点明主题,暗示了诗人对于佛教智慧的信仰与追求。同时,将诗歌比作“圣酒”与“仙”,不仅赞美了诗歌的神圣与超凡,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尊崇之情。

颔联“江山狎作烟霞主,文字长留结习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然山水视为烟霞之主,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同时,“文字长留结习缘”则强调了诗歌作为心灵寄托的作用,文字成为连接诗人与内心世界、与智者僧侣情感交流的纽带。

颈联“松下摊经翻鸟迹,壁间题偈破苔钱”,生动描绘了诗人与智者僧侣共处的场景。在松树下摊开佛经,鸟儿的足迹映衬其上,象征着自然与佛法的和谐共生;而壁间的题偈,则是诗人与智者僧侣心灵交流的见证,破苔钱更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智慧的传承。

尾联“归心近逐曹溪水,何日同师坐画船”,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智者僧侣一同修行,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曹溪水作为佛教圣地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何日同师坐画船,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与智者僧侣共同修行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与对诗歌艺术的深情礼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友情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和宋宁道太祝简陈济翁

从吾坦率任吾真,每到花时得意新。

但恐诗人足离别,此生何处不逢春。

(0)

挽欧阳伯和三首·其二

恸哭西原迥,晴云为我阴。

山河一长剑,生死两知心。

世谱传来久,天文验自今。

此名埋不得,未信九原深。

(0)

夜宿崇因寺述怀奉呈诸公

月老庭除白,火明山顶高。

酒容无俗客,诗兴任吾曹。

促席暂欢谑,思家还郁陶。

坐闻钟磬响,那免话离骚。

(0)

迁居颍谷

渐入深山处,都无客到来。

轻裘胜挟纩,渴饮当衔杯。

得失情何预,閒忙老共催。

清风一披拂,安坐兴悠哉。

(0)

句·其十五

童童双棕榈,葱茜两车盖。

(0)

九月二十三日过黄家岭望行春门有感

閒云泛淡水浮浮,秋色阴时刺眼愁。

十载未成三窟计,一身长带百年忧。

逢人语笑非良味,洒面尘埃岂自由。

望见故山归不得,小栏高槛更回头。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