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早,频数小梅枝。残月上阶迟。
高楼今夕嗟寒重,遥山何处放云归。
自销凝,金烬暗,枕函欹。声不断、隔帘鸣碎铁。
风又紧、坠檐闻散雪。清梦浅,直须回。
逝波箭影还相逐,华年瑟柱易成非。
恁相思,浑未许,寸心灰。
春光早,频数小梅枝。残月上阶迟。
高楼今夕嗟寒重,遥山何处放云归。
自销凝,金烬暗,枕函欹。声不断、隔帘鸣碎铁。
风又紧、坠檐闻散雪。清梦浅,直须回。
逝波箭影还相逐,华年瑟柱易成非。
恁相思,浑未许,寸心灰。
这首《最高楼》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寂寥与内心的愁绪。
开篇“春光早,频数小梅枝”,春意渐浓,诗人频繁地数着梅花的枝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接着“残月上阶迟”,描绘了一幅月色朦胧、时间缓慢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高楼今夕嗟寒重,遥山何处放云归”两句,通过对比高楼的寒冷与遥山的云雾,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自销凝,金烬暗,枕函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金黄色的烛泪在黑暗中逐渐凝固,枕头倾斜,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声不断、隔帘鸣碎铁。风又紧、坠檐闻散雪”两句,通过声音和自然景象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凄冷的环境,铁器的破碎声与风雪交加,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清梦浅,直须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与短暂的回归,但很快又被现实拉回。“逝波箭影还相逐,华年瑟柱易成非”则感叹时光如流水,青春易逝,瑟柱(琴弦)的更换象征着岁月的更迭。
最后,“恁相思,浑未许,寸心灰”,表达了诗人对相思之情的无奈与绝望,即使心中充满思念,却无法得到回应,最终只能让心灵冷却下来。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无法实现的相思之苦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