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这首《青玉案》是宋末元初词人黄公绍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与哀愁。诗中通过描绘社日停针线的场景,寓言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年年社日停针线",暗示了每年春天社祭时,女主人公本应忙碌于缝制新衣,但此刻却只能停下手中的针线,因为双飞燕的欢聚触动了她的孤寂。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进一步描绘了词人身处偏僻之地,春光虽好,自己却形单影只,只能在溪边小桥旁默默承受孤独。"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写出了主人公因思念和失落而泪水涟涟,春衫上斑驳的泪痕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最后三句"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以景结情,黄昏时分,词人独自解鞍,无人陪伴,即使面对美丽的花草,也没有人分享赏花之乐,饮酒无人劝,醉倒后更是无人照料。这幅画面充分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以及对往昔热闹生活的深深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