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潘永清入泮》
《赠潘永清入泮》全文
清 / 陈维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十年风雨坐茅庐,今日新硎发剑初。

百战屡超童子队,半途莫庆古人书。

美才最忌骄兼吝,大德方能实若虚。

久困泮池因懒学,愿君鉴我作前车。

(0)
鉴赏

这首诗《赠潘永清入泮》由清代诗人陈维英所作,通过对比与劝诫,表达了对潘永清的期望与鼓励。

首联“十年风雨坐茅庐,今日新硎发剑初”描绘了潘永清在艰苦环境中潜心学习的坚韧形象,以及今日初展才华的喜悦。这里以“风雨”象征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茅庐”则比喻简陋的学习环境,而“新硎发剑初”则暗示其才华初露,如同新磨之剑,锋芒初现。

颔联“百战屡超童子队,半途莫庆古人书”赞扬了潘永清在学习上的进步与超越,同时也告诫他不要因为暂时的成功而自满,要警惕半途而废,避免像古人那样在学问上止步不前。这里的“百战屡超”形容他在学术上的不断突破,“童子队”则是指同龄人或初学者,“古人书”则暗指那些未能坚持到底的先贤。

颈联“美才最忌骄兼吝,大德方能实若虚”进一步强调了品德与才能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才德兼备之人,不应骄傲自满,也不应吝啬分享,而应谦逊待人,乐于助人。这里的“美才”指的是才华出众的人,“大德”则指高尚的品德,“实若虚”则形容内心充实却外表显得空灵,即内敛而不张扬。

尾联“久困泮池因懒学,愿君鉴我作前车”是对潘永清的直接劝诫,指出他过去可能因为懒惰而耽误了学业,希望他能从自己身上吸取教训,勤奋学习,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这里的“泮池”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象征,常用来比喻求学之路,而“前车”则比喻可以借鉴的先例或经验。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潘永清的才华与努力,更通过一系列的对比与劝诫,强调了品德与才能并重的重要性,以及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陈维英
朝代:清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猜你喜欢

初度谩成

揆予初度又今时,老桂吹香满翠微。

回首六千馀里外,惊心四十九年非。

閒寻旧藁黏吟卷,怕损团花理战衣。

一饭君恩何以报,貔貅按堵马秋肥。

(0)

奉寄文丞相

嗟哉此纲常,一朝已散失。

臣岂无贤良,君岂有惭德。

君臣义未明,大道致闭塞。

谁实笃忠贞,矢志不可屈。

先生真英豪,提戈呼叱咤。

一心收桑榆,戎行瞻黼黻。

间关五岭南,誓师存百粤。

有仍田一成,足以张征伐。

南阳戴真人,足以兴汉室。

天道岂无知,为此冠裳恻。

昨闻战城南,王师奋鈇钺。

万马似群羊,斗败鼓声竭。

百年养士恩,报之在朝夕。

多惭迟暮身,涕泪望乡国。

(0)

南歌子·其一

萧寺疏钟断,虚堂夜气清。凉蟾偏向小窗明。

露井碧梧寒叶、颤秋声。幽恨人谁问,孤衾泪独横。

此时风月此时情。拟倩蓝桥归梦、见云英。

(0)

夜坐

露冷风高天气清,中秋月色更分明。

扪怀永夜心同照,抱膝孤灯兴自倾。

漏尽欣无尘客坐,钟鸣恍有老仙迎。

归来最爱天机静,莫遣纷纷混世情。

(0)

赫曦台四景·其二中宵皓月

赫曦日夕真奇绝,最好中秋看明月。

竦身飞上第一峰,不觉清寒近天阙。

初离海角犹朦胧,行到天心转光洁。

今宵端正照山河,长笛一声愁欲裂。

(0)

阴字亭

涌翠岂兰亭,唐峰非山阴。

一渠疏曲水,四野成茂林。

对此坐叹息,超然起遐心。

当年诸王集,幽情畅登临。

虚旷非远识,绝胜名利襟。

近代翁李游,至理穷高深。

云何夸毗子,清谈且骎骎。

抗志有近远,抚事无古今。

此日复何日,有酒始酌斟。

援琴不敢发,谁欤为知音。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