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泛澄湖,一篙春水绿。
幽篁映碧流,寒影净于沐。
中有湖上亭,旁辟数椽屋。
海公喜我来,扫径命僮仆。
煮茗燃松花,轻烟袅寒谷。
引人愈入胜,幽径缭而曲。
遗徽幸勿坠,胜地余清馥。
往迹企前贤,轩亭新卜筑。
湖山足清旷,远扑尘万斛。
我欲留茅庵,岩峦逞遐瞩。
晨窗千卷书,夕渚一竿竹。
于焉卜允臧,即此寄幽躅。
轻舟泛澄湖,一篙春水绿。
幽篁映碧流,寒影净于沐。
中有湖上亭,旁辟数椽屋。
海公喜我来,扫径命僮仆。
煮茗燃松花,轻烟袅寒谷。
引人愈入胜,幽径缭而曲。
遗徽幸勿坠,胜地余清馥。
往迹企前贤,轩亭新卜筑。
湖山足清旷,远扑尘万斛。
我欲留茅庵,岩峦逞遐瞩。
晨窗千卷书,夕渚一竿竹。
于焉卜允臧,即此寄幽躅。
这首清代诗人魏坤(树人)的《练湖题海公禅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诗中以轻舟泛湖为开篇,春水澄碧,一叶扁舟轻轻摇曳,映衬着翠竹倒映在碧绿的湖流中,竹影在水中显得更加清凉洁净。湖心的亭子和旁边的屋舍,显示出禅房的所在,海公(可能是主人)对此地的喜爱和对诗人的欢迎,清扫小径并安排童仆烹茶,松花茶香袅袅,更添了一份清幽。
诗人随着友人的热情引导,深入禅房周围的幽深小径,感叹这里的美景和宁静,希望这份清雅之气能长久留存。他想象自己在此处安居,清晨研读经书,傍晚独享竹林,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最后,他决定在这里择地筑屋,将这美好的山水与隐逸生活融为一体,寄托自己的心灵归宿。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所过沮洳乡,民叹触目是。
入疆觇田野,大都荒芜矣。
高地纵种麦,或冀半收耳。
低地麦复涝,青黄将安恃。
翻犁播禾黍,复苦无种子。
官借虽有例,吏胥弊无已。
罪固孔距心,吾岂徒责已。
方伯日随銮,尔我同见此。
设更无实政,责又将谁委。
方面逮有司,如臂之使指。
其遍历穷乡,民瘼周详视。
开仓贷谷种,加赈赒流徙。
惠必使遍沾,仍防蠹役技。
勖哉各尽心,庶俾疮痏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