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穷汉破衫袖,也不与万法为侣。
捺著头,掀尾举,西江吸尽铁船浮,活捉泥牛和角煮。
泼天大,些子许,君不见二月三月寒食天,桃花杏花落如雨。
一口吸尽西江水,栗棘金圈饶得底。
解道心空及第归,此去西天十万里。
正如穷汉破衫袖,也不与万法为侣。
捺著头,掀尾举,西江吸尽铁船浮,活捉泥牛和角煮。
泼天大,些子许,君不见二月三月寒食天,桃花杏花落如雨。
一口吸尽西江水,栗棘金圈饶得底。
解道心空及第归,此去西天十万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以独特的口语化表达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形象。诗人将自己比作贫穷的汉人穿着破烂的衣袖,不与世间万物有所牵连,形象地展示了内心的清净和淡泊。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吞吐江河的豪迈气概,暗示修行者的非凡能力和对生死的超然态度。
"捺著头,掀尾举,西江吸尽铁船浮",运用奇特的动作描绘出一种力量感,仿佛能掌控自然之力。“活捉泥牛和角煮”则象征着对烦恼和执着的降服。"泼天大,些子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常规的气魄。
后半部分,诗人以春天的桃花杏花飘落为背景,寓言般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一口吸尽西江水”再次强化了这种超脱的意境。最后两句“解道心空及第归,此去西天十万里”,揭示了修行者已经领悟到空性,如同科举及第一般,心无所挂,直奔西方极乐世界,寓意着精神上的解脱和彼岸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心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