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带砺中原旧,三翼戈船海戍长。
缓带诸生谈碣石,飞书一箭下扶桑。
心因捧日长悬赤,鬓为筹边欲向苍。
四十拥旄真谢掾,从今更拟郭汾阳。
千秋带砺中原旧,三翼戈船海戍长。
缓带诸生谈碣石,飞书一箭下扶桑。
心因捧日长悬赤,鬓为筹边欲向苍。
四十拥旄真谢掾,从今更拟郭汾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庆祝濮游击四十大寿所作。诗中描绘了濮游击在军事生涯中的辉煌成就与忠诚奉献。
首联“千秋带砺中原旧,三翼戈船海戍长”以雄浑之笔勾勒出濮游击在中原大地上的英勇事迹和守卫海疆的坚韧精神。带砺象征着江山稳固,中原旧指历史悠久的中原地区,三翼戈船则展现了其海上防御的强大实力。
颔联“缓带诸生谈碣石,飞书一箭下扶桑”描绘了濮游击与文人学子共话碣石,探讨学问的场景,以及他迅速传递信息,如箭般直抵远方的高效行动,体现了他的智勇双全。
颈联“心因捧日长悬赤,鬓为筹边欲向苍”表达了濮游击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心如炽热的太阳,永远燃烧不息;为了边防,两鬓斑白,依然坚守岗位。
尾联“四十拥旄真谢掾,从今更拟郭汾阳”赞扬了濮游击在四十岁时就已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如同古代名将谢掾,未来有望成为像唐代名将郭子仪那样的英雄人物,继续为国家建功立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高度的赞誉,展现了濮游击在军事生涯中的卓越贡献和高尚情操,表达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红日迟迟,虚廊转影,槐阴迤逦西斜。
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
蝶尚不知春去,漫绕幽砌寻花。
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
始知青鬓无价,叹飘零官路,荏苒年华。
今日笙歌丛里,特地咨嗟。
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
怎不教人易老,多少离愁,散在天涯。
夜寒幽梦飞来,小梅影下东风晓。
蝶魂未冷,吾身良是,悠然一笑。
竹杖敲苔,布鞋踏冻,岁常先到。
傍苍林却恨,储风养月,须我辈、新诗吊。
永以南枝为好。怕从今、逢花渐老。
愁消秀句,寒回斗酒,春心多少。
之子逃空,伊人遁世,又还惊觉。
但归来对月,高情耿耿,寄白云杪。
纸帐梅花,有丛桂、又有修竹。
是何声、雪飘远渚,泉鸣幽谷。
红蓼白蘋须拂袖,馀音尚带清香馥。
挽素娥青女、问飞琼,谁家曲。韩退之,欧永叔。
惚兮恍,恍兮惚。试侧耳,山常似黛,水常如玉。
颜子操中何足怨,醉翁徽外无人续。
正青天、明月上东南,芳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