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少年游·其一》
《少年游·其一》全文
宋 / 杨泽民   形式: 词  词牌: 少年游

金炉喷兽枕敧山。衾帐不知寒。

数片飞花,初临窗外,犹作坠梅看。

明年此际应东去,藤轿逐征鞍。

山水屏中,莺花堆里,相与下临安。

(0)
注释
金炉:用黄金装饰的香炉。
兽枕:形状像动物的枕头。
敧山:倾斜如山的形态。
藤轿:用藤条编织的轻便轿子。
征鞍:行军或远行的马鞍。
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
翻译
金炉中的香烟袅袅如兽形枕头倾斜倚靠在山形装饰上,被窝里的人感觉不到寒冷。
几片花瓣飘落窗外,起初还以为是梅花凋零,误以为是冬日景象。
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我应该向东离去,乘坐藤制的轿子追赶行进的马鞍。
沿途的山水如同画屏,花鸟如堆,我们将一同抵达临安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温暖舒适的情景。"金炉喷兽枕敧山"中的"金炉"指的是古代用来熏香或取暖的器具,而"喷兽"则是炉上装饰的神兽,其形象威猛,常用于驱邪避凶;"枕敧山"则是一种比喻,用以形容炉火旺盛如同山一般。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一个温暖而富丽的室内环境。

接着,“衾帐不知寒”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已经不再感觉到外面的寒冷,衾帐(被子和床幔)为他提供了安全感与舒适感。"数片飞花,初临窗外,犹作坠梅看"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几片飘落的花瓣刚好落在窗外,但诗人却还以为是冬日里梅花的姿态,这不仅展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隐含着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奈与感慨。

"明年此际应东去,藤轿逐征鞍"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出行的预期,可能是因为公务或是探亲访友,他将坐在藤制的轿子里,一路跟随着征战的马鞍前进。这里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准备,以及他即将离开这个温暖空间的无可奈何。

最后,“山水屏中,莺花堆里,相与下临安”则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在有山水画作的屏风之内,诗人希望能与所爱的人一起,在满是莺花的地方享受宁静安详的时光。这里的“临安”可能指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归宿或是一处具体的地名,但无论如何,它都代表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以及他对于未来与过去的态度。这不仅是一次空间上的旅行,也是心灵深处的一种徜徉。

作者介绍

杨泽民
朝代:宋

南宋乐安人。著有《和清真词》,时人合周邦彦、方千里词刻之,号三英集。作品有《瑞龙吟》、《琐窗寒》、《风流子 》、《渡江云》、《应天长 》、《荔枝香》、《还京乐》、《扫花游》、《玲珑四犯 》、《解连环》等。
猜你喜欢

游罗汉院途中口占

休论至后日相催,乘兴篮舆到岭隈。

风竹尽摇花玉玦,云山浑作烂银堆。

须知此日逢僧话,不减当年访戴回。

更喜彭君真我辈,溪流渡马肯相陪。

(0)

西江月·其二芍药

婥婥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东皇天巧世无俦。

定有司花妙手。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

竹西路转古扬州。歌吹只应如旧。

(0)

驾幸太学

羽卫金舆焕彩章,天街端去入虞庠。

严师致奠初加拜,延讲终篇不计行。

万乘屈尊先郡国,诸生赐坐亚侯王。

辅臣归美荣歌咏,首发清风政事堂。

(0)

玉笥山

葛峰相对为文笔,萧水回环当墨池。

说与晚衙休报事,长官亭上有新诗。

(0)

西湖清明

芳天新霁惠风和,软绿平堤凝不波。

桃李无言看客惯,楼台如画占山多。

游裾匝路填车马,翠榜开筵斗绮罗。

寂寂寒烟生水面,白鸥柰此月明何。

(0)

次韵月中闻鹤·其二

孤影徘徊且月中,流离满贮酒如空。

东皇太一应来下,笑指梅花一信通。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