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扁鹊号良医,传法元来饮上池。
化作月湖湖内水,愿捐一滴救疮痍。
缘何扁鹊号良医,传法元来饮上池。
化作月湖湖内水,愿捐一滴救疮痍。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义山所作,名为《赠医士熊月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医生的崇高敬意和赞赏。
“缘何扁鹊号良医”,这里“扁鹊”指的是医生熊月湖的名字,而“良医”则是对他医疗技艺的肯定,表明他的医术高明。"缘何"常用来表示因何或为何,这里用于强调对这位名医的敬重。
“传法元来饮上池”,这里的“传法”意味着医学知识的传承,而“元来”可能是指熊月湖的师承或是他某种独特的医疗方法。"饮上池"则隐喻医生的高明医术,能够像清泉一样滋润众生。
“化作月湖湖内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愿望,将医生的美德和医术比作月湖之水,希望它能够广泛流传,惠及更多的人。
“愿捐一滴救疮痍”,这里“愿捐”表示出自愿意帮助他人的心愿,而“一滴”则象征着即使是最微小的一点医术也能带来巨大的救赎作用。“救疮痍”直指医治疾病,恢复健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熊月湖这位医生及其医疗事业的高度赞赏。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医学的尊重,以及希望医学能够惠泽更多人的美好愿望。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减尽鬓丝多。
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