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
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
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游船景色的诗,充满了动人心扉的意象。
"景夕残霞落"一句,设定了一幅金黄色调的画面,太阳已接近地平线,余晖散落,夜幕即将降临。这不仅是时间上的转换,更是一个日与夜交替的美妙时刻。
接着"秋寒细雨晴",诗人捕捉了秋天特有的气候变化。微风中带着丝丝凉意,而细雨则是在晴朗的天空中突如其来的,它清洗了一切,给大地带来一种清新与宁静。
"短缨何用濯"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船上的缆绳为何要浸湿?这不仅是对现实情境的细腻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旅途中小事的关注和感悟。同时,这也暗示着水面平静,船行无阻。
最后"舟在月中行",则是整首诗的高潮。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传达了诗人心境——似乎是说,在这宁静的秋夜里,月光如水,自己的船仿佛行驶在月亮之中,这既是一种自然美景的享受,更有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花烂当春,人閒似我,招寻独在芳径。
颇绕溪流,便离尘境,到眼一泓明净。
看竹看桃杏,又看到、海棠红剩。
剩将几曲愁心,辘轳同袅金井。
莫是么禽唤起,教如睡香魂,枝上催醒。
宿雨阑低,晓阴篱短,次第欲斜还整。
恻恻轻寒意,浑不耐、蝶衣飘影。
细数韶光,封姨何事吹紧。
长驱下广陵,观兵东南疆。
方舟被大海,万骑纷纵横。
旌旗随波靡,组练远茫茫。
中流震金鼓,士马何激扬。
铠甲生悲风,千里一锵锵。
白羽所漂摇,浮云自低昂。
抚剑登高城,我军正相望。
零雨有遗篇,咏言难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