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烂当春,人閒似我,招寻独在芳径。
颇绕溪流,便离尘境,到眼一泓明净。
看竹看桃杏,又看到、海棠红剩。
剩将几曲愁心,辘轳同袅金井。
莫是么禽唤起,教如睡香魂,枝上催醒。
宿雨阑低,晓阴篱短,次第欲斜还整。
恻恻轻寒意,浑不耐、蝶衣飘影。
细数韶光,封姨何事吹紧。
花烂当春,人閒似我,招寻独在芳径。
颇绕溪流,便离尘境,到眼一泓明净。
看竹看桃杏,又看到、海棠红剩。
剩将几曲愁心,辘轳同袅金井。
莫是么禽唤起,教如睡香魂,枝上催醒。
宿雨阑低,晓阴篱短,次第欲斜还整。
恻恻轻寒意,浑不耐、蝶衣飘影。
细数韶光,封姨何事吹紧。
这首《探春慢·独游极乐寺见海棠已残》描绘了诗人独自游览极乐寺时所见的晚春景象,尤其是对即将凋零的海棠花的细腻描绘,充满了感伤与美的融合。
开篇“花烂当春,人閒似我,招寻独在芳径”,以烂漫的春花和闲适的人情相映衬,点明了诗人独自漫步于花径中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颇绕溪流,便离尘境,到眼一泓明净”几句,通过溪水的清澈,进一步渲染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
“看竹看桃杏,又看到、海棠红剩”则直接引入了海棠这一主题,通过连续的“看”字,展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细致观察,同时也暗示了海棠花的美丽与珍贵。接下来的“剩将几曲愁心,辘轳同袅金井”两句,将诗人的情感与海棠花联系起来,用“愁心”和“金井”(可能指井边的金属装饰物)来象征内心的忧郁和环境的静谧,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意境。
“莫是么禽唤起,教如睡香魂,枝上催醒”几句,通过想象中鸟儿的叫声唤醒了沉睡的花魂,赋予了海棠花以生命,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惜。
“宿雨阑低,晓阴篱短,次第欲斜还整”描绘了清晨的景色,雨水渐止,晨雾低垂,篱笆短小,海棠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娇嫩,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万物开始进入新的生长阶段。
“恻恻轻寒意,浑不耐、蝶衣飘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敏感感受,轻寒的天气让蝴蝶的翅膀显得飘忽不定,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细数韶光,封姨何事吹紧”一句,以“韶光”比喻美好的时光,而“封姨”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风神,这里借以表达对春风的无奈,以及对时间飞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双白鹄,飞翩跹。其羽皓以洁,顾影交相怜。
西邻窈窕女,颜色桃李娇。晨飔吹幕,芳情与摇。
大姊为厮养卒妇,二姊嫁淮南王。
日织一绢不糊口,朱门自煌煌。
青骢马,八尺高,马上公子金缕袍。
昨日相逢大道侧,衣不蔽肤面菜色。
乌兔代谢,可以一日知百年。下有黄土,上有苍天。
衣裳在笥,五綵鸳鸯襦,出门升车还下车。
黄沙漠漠,太山为墟。遨游六合,洞无尘思。
斟酌元化,千秋万岁如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