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雨细愔愔,春寒昼屡阴。
征衣饶海色,诗句换蛮音。
生事依藷蔗,人家恃竹林。
归耕无计得,惭愧劝农心。
晓雨细愔愔,春寒昼屡阴。
征衣饶海色,诗句换蛮音。
生事依藷蔗,人家恃竹林。
归耕无计得,惭愧劝农心。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彰化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
首句“晓雨细愔愔”,晨起时分,细雨绵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春寒昼屡阴”一句,点明季节与天气状况,春日里偶尔的阴冷,使得白昼也显得有些沉闷。
“征衣饶海色,诗句换蛮音”两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异域的情境之中,穿着带有海洋色彩的衣物,耳边回响的是不同于家乡的方言,这种异乡的体验,既是一种文化交融的体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生事依藷蔗,人家恃竹林”描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依靠着甘蔗和竹林维持生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依赖自然的生存智慧。
最后,“归耕无计得,惭愧劝农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感慨。虽然向往回归田园生活,但现实却难以实现,心中充满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佩与自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文化差异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
岷峨秃如赭,江汉浊如泔。
云何只隔夜,泼黛挼青蓝。
得非气沆砀,祝融困西戡。
秋风抗手谢,天公吾敢贪。
此邦旧崛奇,神气虎眈眈。
山为万仞高,水作千尺涵。
尔来遽一变,风景殊不堪。
月堕鸡不晨,露警鹤犹鼾。
长毕绶若若,修缗府潭潭。
坐令死瓦色,空濛亘西南。
划闻卷阿奏,翠凤鸣孤岚。
尹氏谁敢指,家父独纵谈。
三十六峰下,有此奇伟男。
戛摩参井燄,刬磢山川惭。
予方感嫠纬,耳此距跃三。
作歌为贾勇,罪我如饴甘。
我老与时忤,十年守穷空。
衣食相驱迫,遂师田舍翁。
每当春蚕起,不敢怠微躬。
晨兴督家人,留心曲箔中。
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
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
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
家赀已典尽,厥费犹未充。
乃知楮法坏,流毒刀兵同。
苍天此何人,血面诉难通。
弃蚕满坑谷,行当歌大东。
预忧儿女曹,凛洌当严风。
我穷何足道,四海关吾胸。
赤子已露立,视天犹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