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德州路,民风不改初。
有成尼父语,吾愧鲁论书。
五度德州路,民风不改初。
有成尼父语,吾愧鲁论书。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四依皇祖德州即事诗韵(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德州民风的感慨与自省。
“五度德州路,民风不改初。” 诗人以“五度”强调了多次探访德州的经历,而“民风不改初”则表达了对当地淳朴民风的赞美和怀念。这句诗通过对比时间的流逝与地方风俗的恒定,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珍视。
“有成尼父语,吾愧鲁论书。”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引用孔子的话“有成”,意味着有所成就,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孔子教诲中理想境界的自谦与愧疚。这里的“鲁论书”可能指的是《论语》,孔子的言论集,暗示了诗人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弘历作为一位帝王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反思,以及对自己道德修养的追求。通过描绘德州的民风和引用孔子的话语,诗人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向往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