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坦路有风涛,便欲移家傍此曹。
鼓棹鸣榔自成趣,卖鱼沽酒不辞劳。
拖蓝槛水春云腻,破白船窗夜月高。
收网一灯山下泊,绿蓑衣底读离骚。
平沙坦路有风涛,便欲移家傍此曹。
鼓棹鸣榔自成趣,卖鱼沽酒不辞劳。
拖蓝槛水春云腻,破白船窗夜月高。
收网一灯山下泊,绿蓑衣底读离骚。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题渔乐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渔夫生活画面。首句“平沙坦路有风涛”,写出了渔夫在海边广阔平坦的路上,尽管风浪不息,却并未妨碍他们对生活的向往。次句“便欲移家傍此曹”,表达了他们对渔村生活的深深喜爱和渴望。
“鼓棹鸣榔自成趣”描绘了渔夫们在船上敲击船桨,发出节奏感的声音,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接下来,“卖鱼沽酒不辞劳”展现了他们的勤劳与朴实,即使辛苦劳作,也愿意换取生活所需。
“拖蓝槛水春云腻,破白船窗夜月高”两句,通过细腻的色彩描绘,如蓝色的船栏映衬着春日的柔云,夜晚明亮的月光透过破旧的船窗洒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诗意的氛围。
最后,“收网一灯山下泊,绿蓑衣底读离骚”描绘了渔夫在一天劳作后,点起灯火,在山脚下停船,披着绿色蓑衣,静静地阅读《离骚》,体现了他们虽身处艰辛,但仍保持文化追求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渔夫的生活为载体,既展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又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但见长虹饮碧流,谁云朱雀集芳洲。
雕栏直接寻春路,锦水斜通拾翠舟。
鸣佩逢人疑巧夕,吹箫对月忆扬州。
六朝无限伤心事,野草桥边叶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