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避世事,岂问家有无。
但言鸿鹄性,不受樊笼拘。
公家昔盛时,阡陌连三衢。
仓廪济寒饿,婚嫁营羁孤。
千金赴高义,脱手曾须臾。
晚为二千石,得不偿所逋。
抚掌不复言,但以文字娱。
我恨见公迟,冉冉垂霜须。
高吟看落笔,剧饮惊倒壶。
负罪不自知,适意忘忧虞。
忽闻叩天阍,言旋故山庐。
朋友不及谋,亲戚亦惊呼。
人生各有意,何暇问俗徒。
嗟我好奇节,叹公真丈夫。
天高片帆远,目断清风徂。
惟应东宫保,迎笑相携扶。
古人避世事,岂问家有无。
但言鸿鹄性,不受樊笼拘。
公家昔盛时,阡陌连三衢。
仓廪济寒饿,婚嫁营羁孤。
千金赴高义,脱手曾须臾。
晚为二千石,得不偿所逋。
抚掌不复言,但以文字娱。
我恨见公迟,冉冉垂霜须。
高吟看落笔,剧饮惊倒壶。
负罪不自知,适意忘忧虞。
忽闻叩天阍,言旋故山庐。
朋友不及谋,亲戚亦惊呼。
人生各有意,何暇问俗徒。
嗟我好奇节,叹公真丈夫。
天高片帆远,目断清风徂。
惟应东宫保,迎笑相携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毛君致仕还乡而作,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称赞毛君不问世俗功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如同鸿鹄不受樊笼束缚。回忆起过去公家盛世,毛君曾慷慨解囊,救济贫困,帮助他人,显示出他的大义与无私。然而,晚年毛君担任高官,却能淡泊名利,以文字自娱,令人敬佩。
诗人遗憾未能早些结识毛君,感叹其才华横溢,饮酒赋诗,无忧无虑。当得知毛君决定回归田园,家人朋友都感到惊讶,因为这与世俗观念不同。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最后,诗人想象毛君乘船远去,自己只能在远方目送,祝愿他在东宫保的陪伴下,生活愉快,笑对人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毛君的人生选择,展现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