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下峡七经年,犹忆西民困备边。
已病一夫空有议,误谋元帅本非贤。
公朝虑蜀天常近,之子忧时火未然。
遇合却留经济用,此行应不愧登仙。
扁舟下峡七经年,犹忆西民困备边。
已病一夫空有议,误谋元帅本非贤。
公朝虑蜀天常近,之子忧时火未然。
遇合却留经济用,此行应不愧登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酬杨伯洪》。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和对友人杨伯洪的赞扬。首句“扁舟下峡七经年”描绘了诗人长时间的舟行经历,暗示了其人生的漂泊与沧桑。接下来的“犹忆西民困备边”表达了诗人对西部边疆人民疾苦的深深挂念。
诗人批评了那些空谈误国的人,“已病一夫空有议”,指出某些人的无能和不负责任。他进一步指出元帅的失策并非由于贤能不足,“误谋元帅本非贤”,揭示了决策层的问题。在“公朝虑蜀天常近,之子忧时火未然”两句中,诗人赞赏杨伯洪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如同忧虑未燃起的战火,显示出他的深思熟虑和责任感。
最后两句“遇合却留经济用,此行应不愧登仙”高度评价了杨伯洪的才能和品格,认为他在合适的时机展现了自己的治国才能,这将使他的行为超越常人,如同仙人一般令人敬佩。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扬,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肯定和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宋代理性思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物外高栖岂好奇,爱凉坐到雨来时。
四愁岁月空平子,三乐乾坤自启期。
晋代诸贤曲水会,镐京遗泽变风诗。
世交翻覆如云雨,野鹤孤心老竹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