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已老犹为吏,心境俱清即是仙。
聊挹层峦荐湘菊,一时人在小壶天。
江湖已老犹为吏,心境俱清即是仙。
聊挹层峦荐湘菊,一时人在小壶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登寿沙楼和抑斋韵(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然物外、心境清明之态。
“江湖已老犹为吏”,表达了诗人尽管年事已高,但仍旧在为官做吏,这里的“江湖”常用来比喻世间的纷争与波折,诗人似乎是在述说自己即使身处尘嚣之中,却依然保持着一颗清明之心。
“心境俱清即是仙”,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达到精神层面自由自在的状态。这里的“心境”指的是内心世界的清净,而“俱清”则强调了这种清净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即是仙”则是说,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如同仙人一般,超凡脱俗。
“聊挹层峦荐湘菊,一时人在小壶天”,诗人的心灵得以飞扬,通过饮酒(“聊挹”)和赏花(“荐湘菊”),来表达自己与自然合一的喜悦。在这里,“层峦”指的是重叠的山峦,而“小壶天”则形容了一个封闭而又完美的小宇宙,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描绘得如同一个小型的、完备的天地一般。
整首诗体现出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淡荡素商行暮,远空雨歇,平野烟收。
满目江山,堪助楚客冥搜。
素光动、云涛涨晚,紫翠冷、霜巘横秋。景清幽。
渚兰香谢,汀树红愁。良俦。
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浅酌低吟,坐中俱是饮家流。
对残晖、登临休叹,赏令节、酩酊方酬。且相留。
眼前尤物,盏里忘忧。
三五半圆夜,二七素秋天。
银河耿耿,中渡绛节会星軿。
宝鹊喜传佳信,丹凤欢迎仙仗,瑞彩映珠躔。
此意天长久,不比在人间。多情客,捧香饵,洁宾筵。
殷勤拜舞,乞寿乞富乞团圆。
宜与人人愿足,更看家家欢洽,喜气满江山。
今夕莫辞醉,后会是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