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其三》
《登寿沙楼和抑斋韵·其三》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江湖已老犹为吏,心境俱清即是仙。

聊挹层峦荐湘菊,一时人在小壶天。

(0)
翻译
尽管江湖生涯已显老态,但仍担任官职;
心地清澈,如同神仙一般。
注释
江湖:指社会或仕途。
吏:官吏。
心境:心情、心态。
俱:都。
清:清澈、纯洁。
仙:神仙。
聊挹:随意捧取。
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峰。
荐:献上。
湘菊:湖南特产的菊花。
一时:此刻。
小壶天:形容如壶中天地,指狭小而美好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登寿沙楼和抑斋韵(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然物外、心境清明之态。

“江湖已老犹为吏”,表达了诗人尽管年事已高,但仍旧在为官做吏,这里的“江湖”常用来比喻世间的纷争与波折,诗人似乎是在述说自己即使身处尘嚣之中,却依然保持着一颗清明之心。

“心境俱清即是仙”,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达到精神层面自由自在的状态。这里的“心境”指的是内心世界的清净,而“俱清”则强调了这种清净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即是仙”则是说,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如同仙人一般,超凡脱俗。

“聊挹层峦荐湘菊,一时人在小壶天”,诗人的心灵得以飞扬,通过饮酒(“聊挹”)和赏花(“荐湘菊”),来表达自己与自然合一的喜悦。在这里,“层峦”指的是重叠的山峦,而“小壶天”则形容了一个封闭而又完美的小宇宙,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描绘得如同一个小型的、完备的天地一般。

整首诗体现出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八王婉

未有年光好破瓜。绿珠娇小翠鬟丫。

清肌莹骨能香玉,艳质英姿解语花。

钗插凤,鬓堆鸦。舞腰春柳受风斜。

有时马上人争看,擘破红窗新绛纱。

(0)

梦梅

梦醒春风笑一场,揽衣推枕起思量。

草塘梦句有何好,梦到梅花字字香。

(0)

渔家傲引/渔家傲·其九

九月芦香霜旦旦。丹枫落尽吴江岸。

长濑黄昏张蟹断。灯火乱。圆沙惊起行行雁。

半夜系船桥北岸。三杯睡著无人唤。

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

(0)

庐山五猗·其一

猗若人兮葛巾,渡柴桑兮水泠泠,稚子髧两髦兮从而后。

东家有酒兮,绿参天其荫柳。

山风凉兮月瞑,枕白石兮未醒。

漭无极兮天游,不知乾之为马兮坤之为牛。

(0)

玉蝴蝶·其五重阳

淡荡素商行暮,远空雨歇,平野烟收。

满目江山,堪助楚客冥搜。

素光动、云涛涨晚,紫翠冷、霜巘横秋。景清幽。

渚兰香谢,汀树红愁。良俦。

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浅酌低吟,坐中俱是饮家流。

对残晖、登临休叹,赏令节、酩酊方酬。且相留。

眼前尤物,盏里忘忧。

(0)

水调歌头·其二七夕

三五半圆夜,二七素秋天。

银河耿耿,中渡绛节会星軿。

宝鹊喜传佳信,丹凤欢迎仙仗,瑞彩映珠躔。

此意天长久,不比在人间。多情客,捧香饵,洁宾筵。

殷勤拜舞,乞寿乞富乞团圆。

宜与人人愿足,更看家家欢洽,喜气满江山。

今夕莫辞醉,后会是来年。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