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情多懒率。每醉后疏狂,醒来飘忽。无心恋簪绂。
漫才高子建,韵欺王勃。胸中绝物。
所容者、诗兵酒卒。
一两时,调发将来,扫尽闷妖愁孽。莫说。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到底臲亶。悬河口讷。
非夙世,无灵骨。
把湖山牌印,莺花权柄,牒过清风朗月。
且束之、高阁休休,这回更不。
赋情多懒率。每醉后疏狂,醒来飘忽。无心恋簪绂。
漫才高子建,韵欺王勃。胸中绝物。
所容者、诗兵酒卒。
一两时,调发将来,扫尽闷妖愁孽。莫说。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到底臲亶。悬河口讷。
非夙世,无灵骨。
把湖山牌印,莺花权柄,牒过清风朗月。
且束之、高阁休休,这回更不。
这首《瑞鹤仙·其二》是宋代道士葛长庚的作品,他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素材,展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赋情多懒率"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和随性。"每醉后疏狂,醒来飘忽"描绘了他在醉酒后的放纵与清醒后的飘逸不定,反映出他的豪放不羁。
"无心恋簪绂"进一步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不愿沉溺于官场的束缚,"漫才高子建,韵欺王勃"则以曹植和王勃的才华为喻,强调自己的才华横溢。然而,"胸中绝物"四字又暗示了他超脱世俗,不追求物质享受,只专注于诗歌与酒。
"诗兵酒卒"形象地说明了诗酒是他生活中的主要伴侣,能驱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接下来,诗人以战争比喻创作,表达出自己创作时的激情与力量,"一两时,调发将来,扫尽闷妖愁孽"。
"莫说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引用兵法,表示创作虽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但也可能消耗自身。"到底臲亶"意指最终还是保持内心的安宁为上。诗人接着自嘲,说自己口才不佳,不是当官的料,而更愿意将湖光山色、花草鸟鸣视为生活的主宰,"湖山牌印,莺花权柄"形象生动。
最后,诗人决定将这些情感和才华搁置一边,"束之、高阁休休",表示这次不再轻易触动,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整体来看,这首词展现了葛长庚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