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刘道士》
《赠刘道士》全文
宋 / 赵汝回   形式: 古风

竹岩鸟啼云影闲,此是玉帝藏书山。

他峰叶尽一霜后,仙洞春如三月间。

白须道人年八十,指予漈路从溪入。

靸著芒鞋不杖藜,啸泉归去衣裳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liúdàoshì
sòng / zhàohuí

zhúyánniǎoyúnyǐngxiánshìcángshūshān

fēngjìnshuānghòuxiāndòngchūnsānyuèjiān

báidàorénniánshízhǐcóng

zhùmángxiézhàngxiàoquánguīshang湿shī

注释
竹岩:青竹覆盖的岩石。
鸟啼:鸟儿的鸣叫声。
玉帝:道教神话中的天庭主宰。
仙洞: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洞穴。
白须道人:须发皆白的道士。
漈路:瀑布旁的小路。
芒鞋:草鞋。
杖藜:拄着藜杖。
啸泉:对着泉水发出啸声。
翻译
翠竹岩上鸟儿鸣叫,云影悠闲自在,这是玉皇大帝收藏经书的山峦。
其他山峰在秋霜过后叶子落尽,而这座仙洞里的春天却像三月般明媚。
一位白发苍苍的道人已年届八十,他指着溪流指示我瀑布之路。
他光着脚穿着草鞋,不用手杖,边啸歌边沿着清泉归去,衣裳都被水打湿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竹岩鸟啼云影闲",通过鸟鸣和悠闲的云影,传达出山林的静谧与自然之美。诗人将此地比作"玉帝藏书山",暗示其神圣与隐秘,犹如仙境。

"他峰叶尽一霜后",点明时令已至秋末,其他山峰的树叶都已凋零,但此地却依然春意盎然,"仙洞春如三月间",展现了独特的季节反差和洞天福地的奇妙。

"白须道人年八十",引入了一位年迈的道士形象,他的存在增添了神秘感。"指予漈路从溪入",道人指引诗人沿着溪流进入,显示出他对山中路径的熟悉。

最后两句"靸著芒鞋不杖藜,啸泉归去衣裳湿",描绘了道人轻装简行,踏着草鞋,无须拐杖,自在地在山间漫步,甚至衣衫被山泉打湿,展现出他的闲适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赞美了道教隐居生活的清幽与超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赵汝回
朝代:宋

宗室,居温州永嘉,字几道。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官至主管进奏院。诗才高迈,自成一家,从其学者多知名。有《东阁吟稿》。
猜你喜欢

行素斋诗为韩性孜赋

海昌亦有平原裔,晚节斋居足养恬。

坐树濯泉唐李愿,经丘寻壑晋陶潜。

青衿日与谈章句,素履时能玩象占。

卖药归来人不识,杏花春雨满疏帘。

(0)

詹尚书同文以堵文明所作云树图寄徐大参复初仍寄以诗因次其韵

长句和平见治音,京华犹记盍朋簪。

声传珠履星辰近,影动金莲雨露深。

云树有图凭鹰寄,春山无伴听莺吟。

悬知两地看明月,爱国忧民共此心。

(0)

拟赋野无遗贤

束帛丘园起隐沦,翩翩明诏不辞频。

风云自合从龙虎,郊薮那能隐凤麟。

五百馀年逢圣主,普天之下尽王臣。

陈谟幸际唐虞世,膏泽应知及兆民。

(0)

二仙像·其一铁拐

一拐随身四海闻,剑锋久暗七星文。

等闲磨砺光芒出,划断青天万里云。

(0)

松雪翁兰蕙·其二

翠转光风百里馀,吴兴画法宛如书。

凄凉九辩无人诵,空忆中庭雪霁初。

(0)

钱舜举二菊·其二

尽道西施类玉环,多因醉里认容颜。

馆娃宫与华清似,都在秋风十二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