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归别所知》
《东归别所知》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芙蓉宫阙二妃坛,两处因依五岁寒。

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

愁心似火还烧鬓,别泪非珠谩落盘。

却羡淮南好鸡犬,也能终始逐刘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guībiésuǒzhī
táng / luóyǐn

rónggōngquēèrfēitánliǎngchùyīnsuìhán
zōuyǒufēngchuībiàn

zhīfēnzhùyìngnán
chóuxīnhuǒháishāobìnbiélèifēizhūmànluòpán

quèxiànhuáinánhǎoquǎnnéngzhōngshǐzhúliúān

翻译
芙蓉宫阙映照着仙女的神坛,两地相隔五年共度严寒。
邹律虽强,但风中旋律依旧稳定,郤枝难以长久栖息,似乎困难重重。
心中的忧愁如烈火焚烧鬓发,离别之泪徒然洒落在盘中。
我却羡慕淮南的鸡犬,能始终陪伴刘安度过一生。
注释
芙蓉宫阙:华丽的宫殿。
二妃坛:供奉仙子的神坛。
因依:相依相伴。
五岁寒:五年的时间,形容时间长久且艰难。
邹律:古代乐律名,喻指坚定不变的事物。
风吹不变:即使风吹也不改变。
郤枝:比喻不稳定或难以持久的事物。
住应难:居住或存在应该是困难的。
愁心似火:忧愁的心情像烈火一样。
烧鬓:焚烧鬓发,形容愁苦之深。
别泪:离别的眼泪。
谩落盘:徒然地洒落。
淮南:地名,这里代指美好的生活环境。
好鸡犬:幸福的鸡犬,象征安宁的生活。
终始逐刘安:始终如一地追随刘安,隐含长生之意。
刘安:淮南王刘安,传说他服食仙丹成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芙蓉宫阙二妃坛,两处因依五岁寒",通过对古迹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生命如同季节更替般无常的哀愁。

"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一句,则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与人之间情谊的坚贞和难以割舍。这里的“风”和“枝”都是强调坚固和稳定的意象。

"愁心似火还烧鬓,别泪非珠谩落盘"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离别之痛,通过将愁绪比作燃烧的心灵,再现出无法抑制的悲伤。

最后两句"却羡淮南好鸡犬,也能终始逐刘安",则是对一种平静、宁逸生活状态的向往。诗人羡慕那些能够长久相伴的生物,即使是一些普通的家畜,也能如同古时的刘安一般,享受一段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对友情和故土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非风幡动仁者心动颂

非风幡动唯心动,自古相传直至今。

今后水云人欲晓,祖师直是好知音。

(0)

真觉赞

德山全其颠,岩头插其尾。

逼成一个老于菟,两眼眈眈没牙齿。

(0)

枕肱轩

全身放倒恣憨痴,肘臂分明曲向谁。

更要梦中重说梦,我无木枕可来推。

(0)

偈颂三十首·其二十八

妄执迷流不肯休,所以今生逐女流。

如今眼界浑尘染,几时安稳见来秋。

莫误前途成业网,目连成佛已绸缪。

开心放旷依儿得,不著高峰见毗丘。

(0)

證道歌·其一九九

狮子儿,众随后,何异趁獐诸猎狗。

挂角羚羊何处寻,莫教回首连天吼。

(0)

證道歌·其一七一

第一迦叶首传灯,百万人天耸耳听。

金色头陀闻不会,拈花起处笑尖新。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