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枢不蠹,檐溜乃穿。齿刚易坏,舌柔常存。
谋国则否,谋野则臧。两争曰弱,三和曰强。
负郭二顷,相印无期。虽有镃錤,不如待时。
户枢不蠹,檐溜乃穿。齿刚易坏,舌柔常存。
谋国则否,谋野则臧。两争曰弱,三和曰强。
负郭二顷,相印无期。虽有镃錤,不如待时。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洞察。
首先,“户枢不蠹,檐溜乃穿”两句,以门轴不生虫蛀、屋檐滴水能穿透墙壁为喻,强调了持续运动的重要性。门轴之所以不会生虫,是因为它总是在转动;屋檐滴水之所以能穿透墙壁,是因为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滴落。这象征着只有不断地努力与行动,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接着,“齿刚易坏,舌柔常存”通过牙齿与舌头的对比,揭示了柔和与坚韧之间的平衡。牙齿虽然坚硬,却容易因磨损而损坏;而舌头柔软,却能长久保持完好。这寓意着在面对挑战时,应采取灵活且适度的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谋国则否,谋野则臧”则探讨了个人行为与社会关系的微妙平衡。在国家层面的决策中,有时需要采取保守或谨慎的态度(“否”);而在处理个人事务或与自然的关系时,则应追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臧”)。这反映了作者对不同情境下适宜策略的思考。
“两争曰弱,三和曰强”通过比较争斗与和谐,指出冲突与对抗可能导致力量的削弱,而团结与合作则能增强整体的力量。这不仅是对人际关系的指导,也适用于团队协作和国家治理。
“负郭二顷,相印无期”表达了对土地与权力的思考。拥有靠近城市的一顷土地(“负郭二顷”),虽然物质上丰富,但无法预知未来是否能获得更高职位(“相印无期”)。这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应过于依赖外在的财富或地位。
最后,“虽有镃錤,不如待时”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即使拥有良好的基础(“镃錤”),但如果时机未到,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而不是急于求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社会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保持灵活、坚韧、和谐与耐心,以达到最终的成功与幸福。
天圆如旋磨,万古几曾息。
日毂环之走,西坠俄东出。
圣贤法天运,所以长汲汲。
大禹生胼胝,孔弗遑煖席。
客寝何太康,人或规不及。
亦有功名者,斋内运甓百。
不放身暂閒,苦欲劳筋骨。
如何适安斋,燕处甘暇佚。
此斋匪侈丽,易安取容膝。
竹几对藜床,左右置书册。
有时值佳友,从容遂竟日。
体适任屈伸,意适任语默。
惟其适之安,适且忘吾适。
向来孤山老,保此踰耄耋。
以安遗子孙,此计固已得。
人生天地间,何事非吾职。
夜思昼所为,然后安可即。
况君抱修能,当念踵前业。
相期在万里,无从守一室。
精义以致用,龙蛇岂其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