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模岂称侍承明,不愿箫韶听九成。
但愿丰年有高廪,千夫穫稻看秋晴。
形模岂称侍承明,不愿箫韶听九成。
但愿丰年有高廪,千夫穫稻看秋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题目为《次杨国材韵(其一)》。诗中,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他并不追求在明亮的殿堂中侍奉高位,享受音乐盛宴,如箫韶之曲九成之繁。他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在丰收之年里,仓库充实,看到千人共同收割稻谷的场景,享受秋日晴空下的劳动成果。这种质朴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农事和朴素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安定、丰衣足食的理想。
春风琼树香中,数声恰似流莺啭。
歌尘飞下,落花起舞,骊珠脱串。
豆蔻珠帘,牡丹雪岭,小桃人面。
是自然绝艺,天然书谱,霓裳序,六幺遍。
独占二分月色,向尊前、几番曾见。
赏音如此,不辞醉墨,为题纨扇。
浪雨闲云,剩香残黛,莫论恩怨。
看秾华又老,情缘未断,寄楼中燕。
昨日送春,今日送君,难禁别离。
正桃花水满,远归江浙,楝花风起,轻出京师。
早把功名,置之身外,世上何愁可皱眉。
从今去,但求田问舍,此意谁知。当年交友全稀。
试屈指诸君更有谁。
说郭髯磊落,犹居判府,许翁清健,已谢签司。
回首南关,怅然如梦,几度凭栏费所思。
烦传语,甚孤怀索莫,不寄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