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黄花下,年年秋兴多。
欲舍此尊酒,其如新月何。
日日黄花下,年年秋兴多。
欲舍此尊酒,其如新月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黄花与美酒时的复杂情感。首句“日日黄花下”,以“黄花”象征秋天的景色,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年年秋兴多”一句,点明了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情感体验,这里的“秋兴”既包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欲舍此尊酒”,表达了诗人想要暂时放下手中的酒杯,也许是想摆脱眼前的忧愁或逃避现实的某种压力。然而,“其如新月何”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新月在这里不仅代表了新的开始,也象征着希望与期待,但同时它也提醒着人们,美好事物总是短暂的,如同新月终将被满月取代一样,让人不禁生出一种对美好稍纵即逝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生命流转、时光匆匆时所产生的复杂情绪。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以及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深沉思考。
天锡禹圭尧瑞,君王受厘,未央宫殿。
三五庆元宵,扫春寒、花外蕙风轻扇。
龙阙前瞻,凤楼背耸,中有鳌峰见。渐紫宙、星河晚。
放桂华浮动,金莲开遍。御帘卷。
须臾万乐喧天,群仙扶辇。
云间,都人望天表,正仙葩竞插,异香飘散。
春宵苦长短。指花阴,愁听漏传银箭。
京国繁华,太平盛事,野老何因见。
但时效华封祝,愿岁岁闻道,金舆游宴。暗魂断。
天涯望极长安远。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
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
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
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
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
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
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
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