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
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
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
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
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
离披乱剪綵,斑駮未匀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
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
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
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
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
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
离披乱剪綵,斑駮未匀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
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石榴花图景。从“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可以看出诗人对榴花美丽姿色的赞美之情,认为它在众花中独树一帜,无与伦比。此后,“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则描绘了榴花生长的环境,是在幽静的小院和矮小的走廊旁边,这种环境似乎更能凸显其独特之美。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表明这些原本生于山间的榴花,如今被移植到园中,用来装点庭院。“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则形象地描绘了榴花众多、争妍竞艳的情景。接下来的“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更是从视觉上加深了这种美丽的印象。
“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则是对榴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动写实,不仅风可以增加它们的韵味,连阳光也能使其更加璀璨夺目。至于“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则是在细致地描摹榴花的形态和色泽。
而后半部分,“离披乱剪綵,斑駮未匀妆”、“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等句,则是对场景的进一步渲染,使人仿佛能够闻到榴花的香气,感受到那份热闹和喜悦。最后,“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则是诗人的豪迈情怀,他不仅对榴花有着极高的评价,更是在寻找比之更上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了榴花香气与色彩的世界,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雾雨阁天愁,胡笳闹人耳。
不见霍票姚,只见黄尘起。
蒋城何岧峣,横流混淮水。
教战鬨市人,旋栅荒残垒。
甲道轩脩竹,亭观罗弓矢。
长城万里坏,衣带江谁恃。
櫜鞬道左立,一介来行使。
束带迎督邮,渊明尚深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