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和公主还宫》
《太和公主还宫》全文
唐 / 李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

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

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

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0)
翻译
天骄之子派使者侵犯边境,汉朝将领推功而夺取了亲情。
战乱之中,人们的最初离去模样难以寻见,生死之间,无人能轻易回头。
皇宫中的花朵已半凋零,曾攀折的人已不在,宫女们大多不再是旧时相识。
再次登上凤凰楼,重温往昔的故事,心中涌起多少愁绪,面对青春岁月。
注释
天骄:指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这里代指敌军。
犯边尘:侵犯边境,引发战尘。
汉将:汉朝的将领。
夺亲:夺取亲情,可能指战争中的牺牲或分离。
离乱:战乱。
初去貌:最初的离开样子。
却回身:回头。
禁花:皇宫中的花朵。
攀树:攀折花朵。
旧识人:旧相识。
凤楼:古代宫殿的代称,此处指皇宫。
故事:过去的往事。
青春:年轻的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公主在返回皇宫后所感叹的境遇。"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两句暗示了国家间的征战与权力斗争,可能是公主被迫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的一个原因。"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两句描绘了公主回到皇宫后所见到的景象。"禁花"指的是深宫里的花朵,而"半老"则暗示时间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曾攀树"可能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一种留恋。而"宫女多非旧识人"则表明公主周围的人已经换了新面孔,缺乏了旧日的情谊。

最后两句"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则是公主在重新登临她曾经常去的凤楼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追忆。"几多愁思"表达了她的内心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无限哀愁,而"向青春"则是一种对逝去年华的向慕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公主还宫后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变迁人世和个人的无常命运所产生的悲凉情绪。

作者介绍
李频

李频
朝代:唐   字:德新   生辰:818—876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感皇恩.寿越总管

十月小春时,蓂舒六翠。天佑皇家诞贤裔。

熊罴协梦,疑是麒麟分瑞。世间无限事,都如意。

粉阵香围,香娇玉媚。

春酒争持泛琼蚁,笙歌缭绕,同祝我公千岁。

他年陪绿野,拚酣醉。

(0)

送林子高

老我追随亦胜人,研轩标格久成尘。

意先远水常趋海,节与脩篁自作筠。

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

梅花应待行时发,野岸山房探得春。

(0)

翁常之挽词·其一

晋画唐吟老愈奇,堪嗟动转是风机。

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里归。

(0)

送惠县丞归阳义二首·其二

我在水心南岸村,寻常风景不堪论。

等于天壤中间住,草醉花迷共记存。

(0)

陈待制挽诗四首·其一

唤作成亏总雪消,等閒好恶任风飘。

齐侯自要乘千驷,颜子何妨饮一瓢。

(0)

意亭

泉石聊复尔,杖屦亦偶然。

万化同一适,鱼鸢兮天渊。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