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郁龙蟠地,玄宫枕上游。
山河邻障垒,风雨肃松楸。
六载遗庥在,千年王气留。
今皇敦孝理,悽怆感深秋。
葱郁龙蟠地,玄宫枕上游。
山河邻障垒,风雨肃松楸。
六载遗庥在,千年王气留。
今皇敦孝理,悽怆感深秋。
这首诗描绘了昭陵的壮丽景象与历史的厚重感。首句“葱郁龙蟠地,玄宫枕上游”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昭陵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仿佛龙蟠于葱郁的大地之上,玄宫则静卧于这自然之美的怀抱之中,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
接着,“山河邻障垒,风雨肃松楸”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昭陵周围的环境,山河环绕,仿佛是天然的屏障,风雨中松楸挺立,更添了几分肃穆与坚韧。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
“六载遗庥在,千年王气留”则将视角转向历史,指出昭陵作为先王的陵寝,虽历经六载,但其遗风犹存;千年之后,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王者之气。这两句既是对昭陵历史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先王英灵的敬仰。
最后,“今皇敦孝理,悽怆感深秋”表达了对当今君主的敬意和哀思。在深秋时节,面对昭陵,君主深深感受到了孝道的重要性,这份情感既包含了对先祖的怀念,也体现了对国家与人民的责任感。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先人的缅怀以及对现实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暗尘惊转烛。送华堂归客,春波如麴。笙箫咽寒玉。
有明妆窈窕,自伤幽独。庭花簌簌。
夜潮生、东风又促。
算游丝、飞絮牵萦,天远泪痕相续。枨触。
长门买赋,词客千金,此情谁属。蛾眉漫蹙。
今古事,几歌哭。
但飘零休恨,天涯看遍,芳草无人更绿。
问伊家、除了周郎,为谁误曲。
盼春回、者番风信,柳枝新绿初吐。
飞来几处红襟燕,恣拂向人帘户。闲记取。
可解识、雕梁旧日曾栖处。呢喃絮语。
惹叶底蜂围,花间蝶扰,好景有谁主。
阑干外,丝雨轻笼幂雾。牢愁岑寂谁诉。
嬉游那用湔裙约,春色满园关住。君莫误。
只一例、沾泥渍水同尘土。斜阳远树。
正回首凭阑,伤心无限,冥冥暮云度。
乱霞晴隔浦,正横笛、暮江楼。
看沙际潮回,城阴树暝,帆势遥收。湾头。
数枝瘦柳,尚依稀、认得去时舟。
雁外心传锦字,鸥边梦阁离愁。凝眸。桂影碧空浮。
谁共举琼瓯。问西湖今夜,几分明月,可似扬州。
重游。待拌醉倒,怕石桥、枫冷又深秋。
折得芦花懒寄,絮云吹满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