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箨飘零粉节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子猷殁后知音少,忍剪凌云一寸心。
锦箨飘零粉节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子猷殁后知音少,忍剪凌云一寸心。
这首诗《竹》由宋代诗人李龏所作,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首句“锦箨飘零粉节深”,以“锦箨”形容竹叶的华美,而“粉节”则指竹节的洁白,通过“飘零”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竹叶随风飘落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竹子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界的无情。这一句既展现了竹子外在的美丽,也预示了其生命的脆弱。
次句“万竿如束翠沉沉”,将成片的竹林比作一束束深绿色的翡翠,形象地表现了竹林的茂密和生机勃勃,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这里的“沉沉”不仅描绘了竹林的浓密,也暗含了深邃和厚重之意。
接下来,“子猷殁后知音少”,引用了东晋名士王徽之(字子猷)的故事,他爱竹成痴,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这里借王徽之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懂得欣赏和理解竹子之美的知音稀少的感慨。在现代社会,这种知音难觅的感慨更显得深刻,让人不禁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
最后一句“忍剪凌云一寸心”,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破坏美好事物的不忍之情。这里的“凌云”象征着竹子的高洁与追求,而“一寸心”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的爱护,也反映了他对世间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无奈与痛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痛惜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江国岁仍饥,处处盗尤剧。
闾里鲜聊生,况兹兴钜役。
土木极工丽,辉煌耀金碧。
各务出新智,规恢过畴昔。
内帑不惜费,列郡捐馀积。
畚锸役万人,筋力谁顾惜。
所祀何代鬼,杳幻难具识。
汉季有张陵,五斗米中贼。
干戈幸逋诛,遗种复滋息。
窃据山水胜,蔓延遍区域。
崇奉日转加,势与阙里逼。
大道久晦冥,爝火何时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