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史笙歌尽未殊,林光江气各清迂。
深知帝里春偏静,小爱閒官韵不拘。
水有性情鸥鹭得,月函虚皛藻蘋孤。
回舟群动皆空谧,隔岸笼灯半有无。
书史笙歌尽未殊,林光江气各清迂。
深知帝里春偏静,小爱閒官韵不拘。
水有性情鸥鹭得,月函虚皛藻蘋孤。
回舟群动皆空谧,隔岸笼灯半有无。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模仿当时诸家诗体的方式,描绘了淮河泛舟的景象。首句“书史笙歌尽未殊”,暗示了尽管历史变迁,笙歌依旧,但诗人感受到的氛围有所不同。接下来,“林光江气各清迂”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清新与宁静,江面与林间的光线交织,形成独特的韵味。
“深知帝里春偏静”表达了诗人对京城春天的特别感受,不同于寻常的喧嚣,这里显得格外宁静。“小爱閒官韵不拘”则流露出诗人对于闲适官职的喜爱,这种心境让他的诗歌韵律更为自由洒脱。
“水有性情鸥鹭得,月函虚皛藻蘋孤”两句,通过水的流动性和鸥鹭的自由,以及月色下的孤独藻蘋,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意境。最后,“回舟群动皆空谧,隔岸笼灯半有无”描绘了舟行时周围环境的寂静,远处岸边的灯火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神秘和静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淮河泛舟时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出明末清初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