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镜黏红,燕钗贴翠,晚妆重试兰宵。
绣帘半揭莲靴,窄步风摇。歌一串嫩莺娇。
舞衫轻、还著生绡。酒边低问,谁家玉杵,昨夜蓝桥。
缠绵语咽琼箫。奈留君、不住签漏迢迢。
花阴月午,梨魂一寸都销。春影怯,梦痕飘。
睡先难、难放纤腰。那堪明日,湔裙斗草,女伴偏招。
鸾镜黏红,燕钗贴翠,晚妆重试兰宵。
绣帘半揭莲靴,窄步风摇。歌一串嫩莺娇。
舞衫轻、还著生绡。酒边低问,谁家玉杵,昨夜蓝桥。
缠绵语咽琼箫。奈留君、不住签漏迢迢。
花阴月午,梨魂一寸都销。春影怯,梦痕飘。
睡先难、难放纤腰。那堪明日,湔裙斗草,女伴偏招。
这首《夜合花》是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描绘了一幅晚妆试新衣、月下轻歌曼舞的春日闺房图景。
首句“鸾镜黏红,燕钗贴翠”,以“鸾镜”、“燕钗”点明女子的装扮,红与翠的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女子妆扮的精致与华美。接着“晚妆重试兰宵”一句,点出时间背景为夜晚,暗示了女子在夜晚进行妆扮,可能为了某种特殊的场合或心情。
“绣帘半揭莲靴,窄步风摇”描绘了女子轻盈的步伐和绣帘轻轻开启的画面,莲靴的使用更添了几分古典雅致。接下来,“歌一串嫩莺娇,舞衫轻、还著生绡”则展现了女子的歌声如嫩莺般清脆悦耳,舞蹈轻盈,身着生绡的舞衫更是增添了轻盈感。
“酒边低问,谁家玉杵,昨夜蓝桥”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女子在饮酒时询问关于“玉杵”和“蓝桥”的故事,蓝桥传说中常与爱情相关联,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情感波动。
“缠绵语咽琼箫,奈留君、不住签漏迢迢”描绘了女子与心上人之间的缠绵对话,琼箫声中透露出不舍与无奈,时间的流逝使得相聚变得短暂而珍贵。
“花阴月午,梨魂一寸都销”将场景转换至月光下的花园,梨花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凄美,象征着女子内心的哀愁与思念。
“春影怯,梦痕飘,睡先难、难放纤腰”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梦境的向往,难以入眠的她,纤细的腰肢在梦中飘荡。
最后,“那堪明日,湔裙斗草,女伴偏招”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女子将与好友们一起嬉戏玩耍,但心中仍难以忘怀昨晚的相会与别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夜中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图开九九,尚清寒如许。有约扁舟探梅去。
甚翠禽无影,红萼无言,寻不出、雪后疏香半树。
祠山生日过,愁水愁风,卧听潇潇打蓬雨。
只少绿蓑衣,玉笛横吹,似一队、渔儿渔女。
便笑索花枝、订重游,已迟了春来,咏花新句。
薄雨催花,轻烟罥柳,几番春老。
疏窗静掩,晴雪一庭谁扫。
想当时、翠眉初展,酿成幽恨知多少。
便东风、不禁疏狂,莫更和伊倾倒。侵晓。芳径悄。
正游丝易惹,扑帘纤巧。娇憨未减,不碍重门深窅。
恁知它、容易斜辉,断肠只共炉烟袅。
待凭栏、试觅遗踪,泪凝萍影小。
挂蒲帆,好风吹送轻桡。
一片泪迹模糊,都付与鲛绡。
我已天涯伤别,更那堪君去,杨柳河桥。
怕临歧执手,柔情欲诉,黯黯魂销。
金樽依旧,绿鬟低亸,酒醒今宵。
奁月如钩,想照见、晓妆人倦,懒画眉梢。
青天碧海,问嫦娥、可也无聊。
者次第,有离愁万缕,寸心难理,莫剪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