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岁留南戍,频时思故邦。
青山又薄暮,斜日满西窗。
遣愤诗千首,迷愁酒百缸。
何缘幸免去,归棹破长江。
经岁留南戍,频时思故邦。
青山又薄暮,斜日满西窗。
遣愤诗千首,迷愁酒百缸。
何缘幸免去,归棹破长江。
这首诗《偶书》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首联“经岁留南戍,频时思故邦”,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长期驻守南方边疆,远离家乡,心中常怀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里的“南戍”指边防驻守,而“故邦”则代表诗人魂牵梦绕的故乡,表达了诗人因职责所迫,不得不远离亲人和熟悉的土地的苦楚。
颔联“青山又薄暮,斜日满西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青山环绕,夕阳洒满西窗的画面。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无限怀念。夕阳西下,不仅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颈联“遣愤诗千首,迷愁酒百缸”,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无法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时,诗人选择了创作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愤懑,用饮酒来暂时忘却愁绪。这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情感纠葛时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体现了文学创作作为心灵寄托的重要作用。
尾联“何缘幸免去,归棹破长江”,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愿。然而,“归棹破长江”并非易事,暗含了诗人对现实处境的无力感和对自由回归的向往。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普遍人性中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追求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自由回归的渴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