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宁开千祀,承天御八埏。
恫瘝勤保赤,宵旰廑祈年。
岁岁频蠲赈,殷殷切惠鲜。
湛恩周蔀屋,大政纪瑶编。
家法犹然在,孙曾试勉旃。
万年培国本,捧读倍乾乾。
当宁开千祀,承天御八埏。
恫瘝勤保赤,宵旰廑祈年。
岁岁频蠲赈,殷殷切惠鲜。
湛恩周蔀屋,大政纪瑶编。
家法犹然在,孙曾试勉旃。
万年培国本,捧读倍乾乾。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恭读皇祖圣祖仁皇帝圣训见蠲赈之政岁不绝书用培我国家万年元气世世子孙所当奉为法守也》。诗中表达了对先祖圣训的敬仰与遵循,强调了减免赋税赈济百姓的重要性,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乾隆皇帝通过此诗,表达了他治理国家的决心和对民众福祉的关注,同时也强调了后世子孙应当继承并实践这一政策,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诗中“岁岁频蠲赈”、“殷殷切惠鲜”等句,生动描绘了减免赋税、赈济百姓的频繁与迫切性,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最后,“万年培国本,捧读倍乾乾”则表达了对国家根基稳固的期许,以及对后世子孙应秉持先祖遗志,不断努力维护国家繁荣稳定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庄重,情感深沉,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代明君的胸襟与智慧。
李咸谷,真诗人,无枝可栖云水身。
去年县官为架屋,才有数枝堪寄宿。
朝厨无烟眠正高,痴儿叫怒吟转豪。
人间六月尽絺服,独著春衫凉自足。
黄鸡白酒东家留,西家欲留还住休。
凿池养鱼未盈掌,有客过门须举网。
网收鱼尽镜奁空,菜羹作供尤春风。
谷之山,窈复深,谁其友之紫芝民。
谷之水,清且泚,谁其似之巢父耳。
再拜号君咸谷子,白头结交从此始。